尤其是房地産市場。
21世紀初,美利堅房地産市場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房價持續上漲,炒房成為了熱門行業。
911之後,美國為了應對互聯網泡沫和特殊時間産生的影響,宣布調整銀行利率,并且以低利率來維持市場,來進一步刺激房地産市場的發展和熱度。
于是就誕生了房地産市場的空前繁榮,而正規貸款的審核條件嚴格,對于客戶的要求以及流水都有限制,在各種情況下,銀行為了大規模房貸,來實行盈利和投資,開始誕生出次級市場。
美國的次級房貸市場很有意思,他并不是貸給那些有錢人的,而是把貸款發放給那些征信記錄較差,收入不穩定,以及還款能力低的窮人! 這些人一般無法滿足購房條件,也就沒辦法享受銀行優質的貸款政策,對于一些想擁有房子的客戶來說,次級貸款市場完美的解決了這種問題。
雖然同樣伴随着高風險,銀行和信貸公司享受到的高收益也是真的。
房地産市場的漲幅空前繁榮,專家甚至覺得房價會一直漲下去,民衆也是持續樂觀态度。
低利率和寬松的信貸條件導緻購房需求激增,尤其是次級貸款市場的出現,讓原本買不到房子,不具備資格的人擁有了買房資格,仿佛暴富就在眼前。
大量的人購買房産,就導緻了房價在不斷攀升。
房地産市場成為了高回報,低風險的投資領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進入市場,其中包括個人以及一些金融機構。
房價進一步提高! 然而這還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對于房地産保持樂觀态度的美國民衆,甚至仿佛看到了一座座金山在向着他們招手。
不僅如此,美國的大量金融機構也同樣這麼認為。
于是,貸款政策再次放寬,銀行和金融機構為了争奪市場份額,開始調整放寬條件,那些征信不良,收入不穩定,收入低的人群成為了熱門貸款對象。
甚至一些銀行和金融機構推出了,諸如“零首付貸款”,“可調利率抵押貸款”,“隻付利息貸款”等這種初期還款壓力小,後期還款風險高度産品。
來滿足市場需求。
他們絲毫不怕你不買,甚至不怕你還不上,畢竟房價在漲,房子在升值,哪怕貸款人還不上,他們還可以對房産進行拍賣。
同時,銀行還會将大量的抵押貸款的打包成證券(簡稱mbs),在市場上出售,把風險轉移給投資者。
金融機構同樣用這種手段,進一步将這些抵押貸款證券進行分級處理,包裝成更為複雜的金融産品(簡稱cdo),再通過分級來吸引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來進行投資。
在這樣的發展情況之下,美國的房地産市場被包裝成了一朵外表格外鮮豔的花朵,吸引了全世界各個國家的資本以及金融機構的注意力。
各種被包裝好的抵押貸款成為了金融産品,吸引外國資本瘋狂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