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二章 二五仔賈雨村

首頁
    鹽政衙門,書房内。

     黃花梨木交椅上坐着一襲绯紅官袍的中年男子,隻見其雙目閉阖,頗有一副老神在外的模樣,幾案上的茶盞已然涼透,顯然恭候多時。

     忽地,屋外傳來一陣聲響,讓男子睜開閉阖的雙目,起身而立,湛然的凝視着屋門處,待走進來一個華貴的公子哥,眸中閃過一抹亮色,恭聲道:“下官金陵府尹賈雨村拜見王爺。

    ” 水溶颔首示意一番,徑直的朝大案走去,施施然的落座後,才打量起眼前的賈雨村,隻見其人生得是腰圓背厚,面闊口方,劍眉星眼,直鼻方腮,咋一看,還真就是相貌端正,儀表堂堂,若是不知其秉性,下意識的就覺得賈雨村是個方正之人。

     果真是“儀表”人才。

     頓了頓,水溶湛然道:“本王先前脫不開身,讓賈府尹久等了。

    ” 說起來,自賈雨村求見,水溶先是與黛玉下完了棋,而後又撞見了一場好戲,來來回回的差不多有一個時辰了,即便對賈雨村不感冒,但該有的儀态還是要有的。

     但在禮法森明的社會中,賈琏、賈蓉等人如何好色都不打緊,但要是在外失了禮數,你看賈赫、賈珍會不會打死這兩人。

     所謂的纨绔子弟,不是大街上的街溜子。

     賈雨村聞言,心下微微一緩,别看他之前安然端坐,實際上心裡也沒準,試問哪一個官員拜見被諒了一個時辰會泰然處之? 拱了拱手,賈雨村恭聲道:“王爺身為欽差大臣,忙于赈災事宜,是下官冒昧拜見,還望王爺莫要怪罪才是。

    ” 水溶聞言倒也沒說什麼,官面上的客套話而已,于是詢問道:“賈府尹此番拜見,可是籌得赈災銀兩?” 賈雨村從懷中掏出冊本,雙手捧着,恭聲道:“回王爺,下官接到欽差行票後便召集商戶捐輸,如今已然籌得赈災銀兩五十萬兩白銀,還請王爺過目。

    ” 水溶聞言目光微微一動,看向賈雨村的目光多了幾分異色,大乾朝的金陵雖然比不上在明朝時期“天下财賦出于江南,而金陵為其會”之說的地位,但也是極為繁華,商戶如過江錦鯉,在江南地帶,經濟僅次于占了鹽利的揚州,籌集五十萬兩赈災銀不在話下。

     隻是繁華歸繁華,但捐輸相當于是贈送,商人大抵是唯利是圖,從他們手上拿免費的銀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賈雨村能在金陵迅速籌集五十萬兩赈災銀兩,可見是有本事的。

     賈雨村雖然秉性不佳,但其能力卻是實打實的,原着中就有描述,賈雨村才幹優長,文采出衆,甄士隐、林如海、賈政、王子騰之所以幫襯、舉薦賈雨村,不也是賞識他的才學,若是沒有真才實幹,你以為他們都是大善人? 無恥不等于無能,餡餅從天上掉落,你也得伸手才接的住。

     接過冊本後,水溶翻閱起來,眉頭微微挑了起來,冊本記錄的商戶繁多,捐輸的銀子參差不齊,大抵都是幾千兩,萬兩者占少數。

     原以為賈雨村是尋金陵最大的幾個商戶捐輸,一次性到位,不曾想賈雨村另辟蹊徑。

     一般而言,捐輸都是大商戶的事情,就比如鹽商,他們占朝廷鹽務的利處最多,出力自然也就多了,反觀那些小商戶,大抵都是跟在後面撿些殘羹剩飯,讓他們捐輸相當于是要他們的命,吃力不讨好,故而捐輸隐性的規矩就是打“大老虎”,這些小蝦米通常不在其内。

     當然,小蝦米也是相對而言,沒幾分本錢,連蝦米都算不上。

     水溶将冊本放在大案上,心中計較起來,揚州鹽商已然應諾捐輸五十萬兩,加上金陵這邊的五十萬兩,目前而言,已然籌集到了一百萬兩白銀,算起來,籌款完成大半,江南八府一洲,其他各府再如何不濟,也不至于顆粒無收。

     擡眸看向賈雨村,水溶清聲道:“不錯,賈府尹有心了,你的功績本王會如實上報朝廷。

    ” 怎麼說呢,為人不迂腐,以量取勝,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難就難在如何說服那些商戶“心甘情願”的掏銀子,事情辦好了就是本事,若官員都像賈雨村這般效率,籌集赈災銀兩的事情可高枕無憂。

     水溶不懷疑賈雨村在捐輸的過程中動用了權勢,如此多的商戶,背後不少都是有靠山的人,若是賈雨村敢以權勢壓迫,沒好果子吃。

     金陵府尹看似一方大員,說到底不過是四品官而已。

     賈雨村聞言,心下微微一喜,深邃的眸子閃過一抹精明之色,眼前少年是北靜郡王,中軍都督府的左都督,位高權重,更為重要的他乃是榮國公府政公的女婿,能牽扯上幹系。

     從知曉水溶奉旨來江南籌款,賈雨村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個機遇,故而費心費力的周璇于金陵商戶,以最快的速度籌集赈災銀兩,旋即馬不停蹄的來鹽政衙門拜見。

     賈雨村确信,自己這個成績,絕對可以讓水溶滿意。

     果不其然,王爺對此頗為滿意,不枉費他一片苦心。

     念及此處,賈雨村恭聲謙虛道:“此乃下官職責,何談功績,王爺折煞下官了,也是托皇上的洪福,金陵上下尚算景氣,捐輸一事方才順利。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水溶擡眸看向賈雨村,目光中帶着幾許玩味,好一個“尚算景氣”,這是來吹噓自己的政績來了。

     不過吹噓也要有吹噓的本事,沒這個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

     沉吟一聲,水溶沉聲道:“既已籌得赈災銀兩,便從金陵的富戶、商戶手中購買糧食送往災區,赈濟災民。

    ” 籌銀的目的是購買糧食,黃白之物如何填飽肚子。

     作為欽差,籌款是一方面,其餘與赈災相關的事情,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賈雨村聞言,心下微微一動,籌得銀兩購買糧食的确是理所應當,隻是眼前的場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此行他不僅僅圓滿完成籌款任務,同時也表明自己治下的金陵景氣,按照道理而言,身為上位者的水溶應是欣賞他的才幹,怎得凡響平平? 且不說水溶的态度反常,眼下水溶既然吩咐下來,賈雨村就必須回應,隻見賈雨村拜了一禮,神色帶着幾許為難之色,道:“王爺,災情在即,各地物資匮乏,恐怕一時難以購得所需糧食。

    ” 水溶聞言挑了挑眉,凝眸看向賈雨村,眉宇間透着幾許不滿,冷哼一聲,道:“物資匮乏,不盡然吧。

    ” 江南素來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洪災發生在河南以及山東地帶,江南地區并未受到過大的波及,絕對不至于匮乏。

     賈雨村并未因水溶冷淡的神色而慌張,隻見其面容一正,拱手道:“王爺英明,實不相瞞,下官治下的金陵之中,豪族、富戶皆有存糧,隻是河南、山東大量災民湧入江南地帶,各地物價飛漲,便是金陵一帶的米價已然達到一鬥一百二十文的天價,甚至于愈演愈烈,每日一個價格,商人,唯利是圖,這些富戶、糧食豈會将糧食售于吾等。

    ” 說着,賈雨村擡眸小心翼翼的看了水溶一眼,補充道:“下官不是沒有考慮打壓這些奸商,隻是一旦打壓,糧商定然望而卻步,百姓更是無糧可食。

    ” 水溶聞言默然不語,遇上災情,物價上漲是必然的事情,他知曉賈雨村有開脫之嫌,但其内自有道理。

     在商丘縣之時,水溶的做法簡單粗暴,但在金陵不同,金陵城内,豪族大戶背後千絲萬縷,一旦開了殺戒,朝廷的攻讦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