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公府,寶玉小院。
寶玉知曉今兒個妹妹們都要回府,早早的便離了學堂返回屋裡,一大群丫鬟圍在寶玉身前,忙着替這位爺收拾,不曉得收拾了多久。
此時寶玉頭上戴着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着二龍搶珠金抹額,穿着赤金大紅二色紋樣鑲領大紅底子織金纏枝蓮紋緞面無袖四開裾圓領袍,束着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縧,登着青緞粉底小朝靴,項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絲條,系着一塊美玉,端是華美金貴。
丫鬟秋紋見寶玉在鏡前仔細來回打量,掩嘴笑着打趣道:“二爺,行了,就您這通身的氣派,已經夠光鮮了。
”
寶玉聽見秋紋的取笑之聲,如桃瓣的面容露出些許不好意思,有一段時日未見妹妹們了,可不得精心打扮一二。
幾個丫鬟聞言皆然會心一笑,一時之間,屋内歡聲笑語起來。
此時,作為大丫鬟的襲人見衆人愈發不知收斂,偏眸對着衆人道:“好了,盡拿二爺笑話,也不曉得規矩。
”
幾人撇了撇嘴,先前襲人不也是在笑,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獨顯你高尚。
不過她們也沒說什麼,誰叫襲人是院裡的第一丫鬟,好歹得給些面子,畢竟眼下最為刺頭的丫鬟沒有如原着來到寶玉屋裡,溫柔和順、但富有心機的襲人無人可制衡。
襲人移步近前,伸手幫寶玉理着衣襟的領口,眉眼彎彎,柔聲道:“二爺,等姑娘們都回來了,玩樂歸玩樂,書還是要讀的,不然老爺那兒過不去。
”
鑒于對自家二爺的熟稔,襲人明白姑娘們回來,二爺又會貪于頑樂,且不說讀書如何,那也少不得老爺的叱罵。
作為寶玉的貼身丫鬟,襲人是一心一意為寶玉着想,自打府裡的姑娘去王府做客這段時日,府裡雖顯得冷清些許,然而自家二爺卻是有上進的模樣,連老爺都誇贊幾句,不厚道的說,襲人内心深處是有些不願姑娘們回來的。
寶玉這會子心情正愉悅着哩,聽見襲人說讀書的事兒,當即就垮了臉,不耐煩的說道:“好了,好了,喜慶的日子說這些晦氣的話做什麼。
”
讀書、讀書,讀個勞什子的書,以往妹妹們都不在,老爺那兒又管的緊,沒法子才讀書,眼下妹妹們都要回來了,還有什麼可讀的,老爺那兒要是過不去,朝祖母撒撒嬌就是了。
襲人聞言,心中不由的無奈,她就曉得姑娘們回來了,二爺心思就靜不下來。
芳心輕歎一聲,襲人彎腰展了展寶玉下面錦袍上的一點皺褶,柔聲道:“二爺,等林姑娘回來了,可别在吵架鬧别扭了,這在一起時見天生氣,人家走後又天天念叨,連飯也吃不香,何苦來的。
”
讀書的事她是勸不進去了,隻好退而求其次,這少吵些架、少鬧些别扭的,也省的怄氣。
寶玉聞言,曉得襲人的一片心意,拉起她的手應道:“原是不懂事罷了,往後再也不能,姐姐可還有什麼囑咐的沒有?”
襲人笑了笑,芳心不由的感動,二爺溫聲細語的,也不枉她一心一意。
正此時,外間傳來婆子的聲音,道:“二爺,姑娘們都回來了,現下在老太太那兒哩。
”
一聽這話,寶玉眸光頓時亮堂起來,松開拉着襲人的手兒,碎步朝外跑去。
襲人望着空落落的手兒,芳心黯然,她雖是個丫鬟,曉得自個的本份,但上一刻少年還溫情相待,轉眼間便棄之如履,總歸有些小失落。
榮慶堂内。
一衆姑娘們皆然俱在,滿堂珠翠,好不熱鬧。
高台之上,賈母手一手拉着湘雲,一手挽着黛玉,渾濁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打量,老懷欣慰道:“這出去一趟,你們兩個氣色倒是見長。
”
在賈母心中,最疼愛的金钗就是侄孫女湘雲與外孫女黛玉,便是迎春、惜春、探春這等親孫女都比不上,至于元春...倒不便多言。
還不等兩人回話,錦繡輝煌的鳳姐兒粉面含春的走了上來,手兒捏着黛玉的下颌,打量一番啧啧道:“颦兒氣色确實好了不少,我瞧了心兒都歡喜。
”
黛玉臉頰浮上幾抹嫣紅,偏過螓首,美眸白了麗人一眼,啐道:“鳳丫頭真真是瘋了。
”
這番當衆調戲佳人的一幕,頓時讓衆人笑了起來,賈母更是老臉一鞠,指着鳳姐兒啐罵道:“你這鳳丫頭,哪兒都有你的事,去去去...”
鳳姐兒不以為然,抿着嘴,騷姿弄首地面對衆人,語氣有些嗔怨道:“颦兒離開這段日子,老祖宗心裡一直惦記着哩,我瞧着心裡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