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輕易放棄。
”張建軍眼睛一亮,忙不疊地說:“廠長,隻要您願意嘗試,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們可以先從廠裡挑選一些有點醫學基礎或者學習能力強的工人,由我先帶着他們學習基礎知識,算是開個小班。
”楊廠長摸着下巴思考着,覺得這個過渡方案可行。
“這倒是個不錯的開頭,那關于師資力量,你可有什麼想法?”張建軍撓撓頭說:“廠長,咱們可以聯系一下退休在家的老醫生們,聘請他們兼職授課,給予一定報酬,說不定能吸引不少人呢。
至于教學課程,初期可以借鑒其他醫校的模式,再結合咱廠實際需求調整。
”楊廠長聽後,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建軍啊,你還真是點子多。
行,那就按你說的辦,這件事就交給你來牽頭,我會全力支持你。
”張建軍興奮地挺直了腰杆,感覺身上充滿了幹勁兒,仿佛看到了廠裡醫療隊伍不斷壯大的景象。
得到廠長的支持後,張建軍立刻着手開展工作。
他先是在廠裡貼出告示,招募有醫學興趣的工人,沒想到報名者遠超他的預期。
接着,他又四處打聽退休老醫生的消息。
經過多方努力,終于聯系上幾位德高望重的老醫生,當他誠懇地向老醫生們說明來意并提及報酬時,老醫生們紛紛表示願意幫忙。
随後,張建軍将選好的工人集中到一間閑置廠房改造的教室裡。
第一堂課,老醫生們認真講解,工人們聽得津津有味。
然而,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出現了,教材和醫療設備嚴重短缺。
張建軍再次找到楊廠長商量對策。
楊廠長決定撥出一部分資金購買基本教材,并發動全廠職工尋找可以利用的舊醫療設備資源。
大家齊心協力,慢慢解決了這些難題。
随着時間推移,這個小小的培訓班逐漸走上正軌,培養出一批懂醫療知識的員工,為廠裡的醫療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就在這培訓班成果初現之時,附近幾個工廠聽聞此事,紛紛派人前來參觀學習。
楊廠長和張建軍熱情接待,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
這一來二往間,不僅增進了各個工廠之間的交流合作,也讓更多人認識到基層醫療培訓的重要性。
不久之後,市裡面舉行工業系統表彰大會,楊廠長因為在廠裡成功推動醫療培訓項目而受到特别嘉獎。
張建軍也被評為優秀組織者,站在領獎台上,他感慨萬千。
這個起初隻是為了解決本廠醫療人員缺乏問題的小小舉措,如今竟産生如此大的影響。
回廠之後,楊廠長決定擴大培訓班規模,增加更多專業課程。
張建軍則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培訓質量,比如邀請知名醫學專家來講座之類的。
他們相信隻要持續努力,這個源自工廠内部的醫療培訓體系,定能為整個地區的工業健康保障做出更大的貢獻。
喜歡四合院:風流村醫,捅婁子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風流村醫,捅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