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則帶着陳雪茹和白玲在旅大到處逛了逛,這是一座曆史名城,看着城裡的各種建築,不由得想起那段屈辱的曆史。
随後張建軍在港口看了看,想到要想把國外的東西弄進來最好的辦法是船。
于是立即向葉老打電報,表示了自己的想法,要在港口建一個倉庫,作為從國外進口化肥的中轉倉庫。
葉老回電同意,具體地點由張建軍自己決定。
張建軍想了想,最終選擇在了津門,距離四九城比較近,而且腹地是大片的農業平原,化肥的需求量很大!
随着化工部會議的結束,張建軍馬不停蹄趕回四九城,去見了葉老,談了自己的想法。
葉老最後同意,成立一家化工企業,用來進口和生産化肥。
又找來化工部侯部長,不過商量的結果還是,全國雖然中小化肥廠很多,但是不宜合并在一起,因為都是地方性質。
侯部長說道:“現在制約化肥使用的因素很多,技術和設備是一個,還有原料、電力,運輸等環節,這些中小化肥廠可以滿足當地的需求,就是因為因地制宜,不需要遠距離轉運。
”
見如此,隻好讓張建軍單獨搞一個全國的化肥廠,葉老語重心長的對張建軍說:“進口和生産是兩條腿走路,不能因為進口就不生産,咱們的生産一時半會滿足不了需求!進口還是有必要的!”
張建軍點點頭,确實如此,現在就算生産出來化肥,想要送到農民手裡都是問題,一是道路問題,二是運輸工具問題。
化肥原料問題,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氣,煤炭問題比較好解決。
結束會議之後,很快張建軍受到正式的任命擔任龍國化肥總公司總經理職務!同時兼任軋鋼廠副廠長和協和副院長職務,這兩個職務之所以沒撤,是因為張建軍的這個化肥總公司不知道能不能弄起來,萬一弄不起來,後面還有退路。
化肥總公司的總部地址設置在四九城,然後要在津門建設第一個進口轉運倉庫。
張建軍到港口邊進行實地考察,最終選好了廠房的建設地址,這裡距離港口很近,但是距離津門火車站很遠,如果要轉運,存在一定困難。
不過這裡的地都是鹽堿地,這樣一來不用占用良田。
倉庫建設主要注意防潮,防曬,防火等問題,同時要具備容易進出,特别是這是周轉倉,要求效率高。
因此建設當中都使用了高台面,根據當時大卡車的高度設計。
這樣車裡進出裝卸很方便,雖然是開工建設,但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建好的。
因此張建軍基本一個月過來一次查看進度。
最重要的是啟動資金隻要500萬,把這一片倉庫建好,估計就差不多了,剩下的錢還不知道從哪裡來。
特别是修建連接鐵路的專用連接線,投資更大,眼看還沒着落。
張建軍去找了幾次葉老,最後隻是空手而歸。
喜歡四合院:風流村醫,捅婁子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風流村醫,捅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