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十畝小麥幾乎七零八落糊在地上,大部分已經發黑。
收成和損失沒有太大區别,索性不收了,等天放晴後再燒掉吧。
芝麻情況也不好,許多都已經倒伏,好在還有部分種子尚存。
相對來說,玉米、黃豆、綠豆情況較好一些,不知道土豆有沒有受損。
還好沒有完全絕收,看來天公總算睜了一點眼。
又過了兩天,地上水分基本蒸發完畢,土壤也沒那麼黏膩了。
李石山帶着鐮刀來到地裡收割三十畝芝麻,這塊地用不了機械化設備,隻能手工慢慢收割。
按照他現在的速度,估計要花費一星期時間。
而之後還有黃豆、玉米等待收割,算是一個安慰了。
他帶着草帽彎腰勞作,不知何日才能完工。
第五天早上,算下來已經花了四天半的時間,李石山終于結束了全部三十畝的芝麻收割,心裡不禁感歎這工作真不容易。
若不悉心照顧,作物很容易就在地裡腐爛掉。
九月初,回到家的李石山一進家門就直接癱倒在豆杆堆上,整個人都麻木了,仿佛靈魂都要離開身體一樣。
幸虧太陽熱辣的光芒照射下來,才把他拉回現實。
九十多畝的小麥被雨水浸濕後也曬幹了,這其中有小部分是李石山親自救出的珍貴糧種,必須要留下來。
其餘的小麥加起來也有75畝左右的樣子。
芝麻還算慶幸,大部分仍然保存完好,隻有少量脫落。
黃豆幾乎沒受影響,而玉米雖然浸泡過水至今未成熟,也讓李石山歎息。
李石山手裡的竹竿揮舞,快速擊打着芝麻稈。
這時,門外傳來喇叭聲,他放下竹竿迎了出去。
“老周,你來了。
”
“李石山,這邊怎麼樣?”
見到來人顯得異常疲憊,李石山忙将老周一并司機讓進屋坐下,并為他們準備了茶水和午餐——一碗餃子加上幾盤簡單的涼菜。
“老周,大問題倒是沒出現,但是小麻煩堆積如山,我已經好多天沒有睡個安穩覺了。
至少損失了25畝小麥,30畝芝麻大約有5畝受損,至于黃豆倒是沒大影響,但現在玉米還沒熟。
”
聽完李石山的話,老周點點頭:“那還不錯呢,總比一無所有好得多。
”
李石山關心外面的情形:“叔,外面現在什麼情況呀?”
老周搖搖頭歎氣:“一片混亂啊,到處都是水患,減産最少九成了。
”
李石山寬慰道:“應該不會這麼糟糕吧,至少我們還可以搶救一些糧食吧。
”
“就算全部收割,也是泡在雨裡的糧食。
”
“你吃飯了嗎?”
李石山連忙問道。
“不用了回去再吃。
”
老周一擺手拒絕。
“不麻煩,正好我煮好的餃子裡有。
”
李石山堅持邀請,并很快煮了一鍋餃子端出來。
飯桌上氣氛輕松了些許,大家都享受到了難得的一餐。
臨走時,老周囑咐說幾天後來收糧時再通知糧庫的人。
長歎了口氣,李石山吃飽喝足後再次撿起地上的竹竿,回到田裡繼續忙碌起來。
第105章災後收成
稱重顯示斤小麥是剛剛收獲的重量結果。
###收成情況與糧食交公
這片廣袤的耕地上,共有一百畝地種植着小麥。
今年的小麥産量不算差,畝産勉強超過了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