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榔頭,劉成就輕輕的敲打起來。
很快一塊石皮被敲了下來,露出一抹淺綠色。
衆人的眼睛頓時被那一抹綠色所吸引。
“裡面果然内有乾坤。
”
“是綠色的,一看就不是普通石頭。
”
“難道是翡翠?”
“如果裡面是翡翠佛,那真是賺翻了。
”
“快快快,全部敲開。
”
而此時,李老闆,傻柱,賈東旭三人就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為什麼是這樣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可是他們精心準備的廢物假古董啊,難道這真的隻是表象?
如果裡面真有翡翠,那他們豈不是虧大發了?
是啊!
精心布局,費盡心機,原本想坑死劉成,結果反倒替劉成做了嫁衣。
反倒讓他發了一筆橫财,這滋味可不好受。
他們無比緊張的看着石佛,不停的祈禱着,劉成是錯的。
裡面不過是滲透進去的綠色顔料。
劉成當然心裡有數,下手愈發小心了。
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傷及裡面。
所以就像剝蛋殼一樣,輕輕的敲打着。
好在做假者為了保護裡面的真古董,内外兩層,故意留出一些縫隙。
所以剝離起來并不難。
随着一陣叮叮叮的聲音。
最終所有石皮被揭了下來。
映入眼簾的是一尊綠中帶着黃的玉觀音。
劉成早知道這是什麼材質。
并非翡翠玉石,而是岫岩玉。
岫岩玉是華夏的四大名玉之一。
雖然遠不如翡翠、和田玉名貴,卻勝在原材料大,可以做大器型。
而且隻要雕工好,價值依舊不菲。
老者顯然也是識貨之人,一眼便認出材質。
“這不是翡翠,這是岫玉觀音。
”
“岫玉的綠色,和翡翠有幾分類似,所以也叫假翠,而且岫玉跟其它玉石相比,色彩豐富,種類齊全,有紅、綠、黃、白、黑等等,且深淺不一,富有變化。
”
“這尊玉觀音,通高50公分,是用整塊岫岩雕刻而成,主體為碧綠色,間雜其它顔色,因此也算珍稀。
”
“最難能可貴的是,它的雕工十分精湛,而且采用了巧雕手法,把玉石上的雜色保留,并巧妙運用。
”
“淺黃色的部分,雕琢成了菩薩的霞帔。
黑色的部分,雕琢成了菩薩的發髻。
淺白色的部分雕琢成菩薩的臉龐。
”
“最精妙的是,菩薩胸前佩戴的璎珞、佛珠,以及全身的佩飾,也是利用多餘的雜色雕刻而成的,這樣顯得栩栩如生,渾然天成。
”
“再看主體,通體碧玉,其質地堅實而溫潤,細膩而圓融,多呈綠色至湖水綠,甚是通透。
細膩溫潤,光澤明亮,色彩豐富。
”
“我看這件岫岩玉觀音,一定是出自大家之手。
”
“按照現在的行情,價值2000元左右。
”
老者明顯是鑒定玉石方面的行家,很快就把這尊玉觀音的底細說了出來。
既然有人幫忙解說,劉成就懶得開口了。
因為這個老者說的很準确。
如果這件玉觀音是翡翠雕琢的,絕對價值連城。
岫玉要廉價得多,不過結合這麼大器型,還有這麼完美的雕工,再加上它的年份。
值個兩千元的确問題不大。
周圍人一聽,全都一臉羨慕的看着劉成。
由于一群人圍在店鋪裡面敲打拆解石佛,早就吸引了更多顧客進來。
吃瓜群衆都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全都豔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