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二章 鮮卑小兒,插标賣首【求訂閱】

首頁
    ,和河西走廊相連的區域時,阻力極大,會遭遇魏軍主力。

     但是當他們掉頭回來打西域以西的方向,遇到的就全是西域人自己的守軍。

     這種戰略布置,再次和魏軍的布防圖,相呼應。

     叱雲伏的不安,也随之消失。

     六月中旬。

     鮮卑腹地。

     一頭蒼鷹落在王帳内,帶來了前線的消息。

     帳内坐着拓跋诘汾等大部首,主位還有大祭司和阿伏于。

     他們展開前線送回來的訊息: “西域方面,魏軍連遭重創,收縮防線,固守河西。

    ” “我軍兩部,已進入龜茲以南,連戰大捷。

    ” “叱雲伏送信回來,詢問是按計劃,繼續往南和貴霜聯合,擊潰魏軍在西域南部的主力。

     還是劫掠西域物資,人口,走涿邪山的山口,先把俘獲送回來?” 拓跋诘汾說: “不如讓穆托部往南,與貴霜聯兵,全力擊潰魏軍。

     叱雲伏則押運俘虜,物資,往北折返,把東西先運回來!” 大祭司冷哼了一聲,大感不滿。

     拓跋诘汾提議讓他麾下薩滿軍,繼續往南和魏軍接戰,必然會增加薩滿軍的消耗。

     讓阿伏于首徒叱雲伏,率部回撤,則存心讨好阿伏于。

     拓跋诘汾和大薩滿的矛盾,即便是阿伏于出面,也隻是表面緩解,暗處仍在相互較量。

     阿伏于坐在一張皮墊上,體型雄壯,目光開阖如冷電: “步六孤傳訊說,布防圖沒有問題,已驗證過。

     但我,始終覺得那布防圖來的過于容易。

    穆托,叱雲伏殺入西域,連戰皆捷,亦讓我進一步确定了這種判斷。

     所謂的布防圖,可能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圈套。

    ” 阿伏于的話讓帳内衆人,蓦然安靜下來。

     但眼前他們已在西域大勝,該怎麼解釋? “不過那布防圖雖有問題,魏人卻也對我們的戰略,判斷有誤。

     他們沒料到我們會派出明暗兩支精銳,在五月就展開攻勢,撕開他們的防線。

     且還有貴霜,在南部牽制魏軍主力。

    ” 拓跋诘汾等人面面相視。

     阿伏于的意思是,他雖然對布防圖的出現存疑。

     但選擇了将計就計,利用魏軍的布防圖,讓弟子步六孤,将貴霜再次拉進來。

     其次,即便沒有布防圖,他們也準備攻西域,提前就有諸多布置。

     因此在用兵時間上,一定比魏人預料的要早。

     “眼下和魏軍的交鋒,還算不得勝利,切不可懈怠。

     戰前制定的計劃,不要随意調整。

    叱雲伏和穆托兩路,協同往南,缺一不可。

    ” “此外,我還做了其他安排。

    ” 阿伏于看了眼往南的方向。

     他的另一宗布置,若成功,才能給于魏軍重創,确定勝勢。

     而在大魏,曹操也收到前線消息。

     知道鮮卑主力,已進入西域腹地,他果斷下令道: “傳令各部用兵!目标——全殲!” 目前為止,曹軍其實都是在誘敵,自己這邊還沒動。

     西域死的人,落敗的兵馬,無一是魏軍嫡系,甚至都不是西域人。

     去年大潰烏孫,遷大批烏孫人入西域。

     而曹魏對西域早有安排,該轉運的人口,資源,大部分提前轉移。

     留下來的多是烏孫人,少部分西域人。

     以曹操的心性,非我族類,損失幾座城池,用遷入西域的烏孫人送死,不過是誘敵的投入,他根本不在乎。

     這也是叱雲伏,一直看不見魏軍主力的原因。

     前期的布置,是為了誘敵深入,獲得全殲的戰果! 曹操又通過訊珠,直接給黃忠等主将,下達了作戰命令。

     西域。

     黃忠放下訊珠,對身側的太史慈道: “子義,你想沖擊神話境,這一戰便讓你領中軍,我來輔助你,助你武運加身。

    ” 太史慈大禮回敬,統兵策馬,出營而去。

     他們這一路專門負責對付貴霜。

     貴霜方面亦是動作頻頻,兩次增兵,與魏軍交鋒。

     黃忠眺望往北的西域腹地,冷笑忖道: “這次反攻,看鮮卑有幾個人,能活着離開西域。

    ” 黃忠注視的方向,數百裡外。

     次日中午,穆托統兵,殺入了又一座西域小城。

     他身後,薩滿軍如狼群般湧入城内。

     穆托從馬背上,縱身而起,長刀脫手,旋轉如飛。

     一名西域守将的頸部,猝然被刀鋒劃過,載落馬下。

     穆托探手收回長刀,身形再次騰空。

     他掀起的氣息,如飛揚的沙暴,卷向另一對手。

     就在這時,穆托心頭一緊。

     天地間突然出現一條青色刀芒,貫穿長空,鋒芒竟長達數丈。

     穆托轉頭看去,便見一個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丹鳳眼,卧蠶眉的武将,長目微眯,橫刀劈落: “鮮卑小輩,如土雞瓦狗,插标賣首爾,今即取你性命!” Ps:求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