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六章 血洗其國【求訂閱】

首頁
    曆朝曆代,皇帝親征的例子,又不在少數。

     後世的李世民,統兵期間,就孤身去過當時正處于敵對狀态的洛陽,随行隻帶了一名将領。

     倆人被發現後,遭到數千敵軍的追逐,騎乘的戰馬,屁股上都被射滿了箭,可見其兇險! 但下回有仗打,李世民還去,仍是第一線。

     他成為皇帝後,千裡迢迢的去打高句麗,照樣親征。

     打仗是有瘾的,在前線,指揮千軍萬馬,那種熱血激蕩,與敵交鋒的感覺,讓人心神為之悸動。

     這和顧不顧大局沒關系。

     亦是因為逢戰必先,其麾下文武對他的擁護崇敬,近乎盲從。

     曹操同樣的心理,有機會統兵,用盡手段也要來。

     此時他來到衆軍之前,矚目這一千一百餘輕重騎兵,道: “烏孫,貴霜,康居,聯合起來想欺我大魏,殺我魏軍。

    今日,朕要帶上被殺的軍士頭顱,讓烏孫人,用命來給他們陪葬。

     我軍死十八人,朕要烏孫用十八萬衆來陪葬,血洗其國!” “烏孫彈丸之地,也敢屠戮我魏軍,當斬其國主,揚我軍威!” 這番話,讓千餘魏軍一起挺了挺腰杆,同時生出效死之心。

     他們死一人,對方要萬人來陪,那死有何憾! “以外族之血,染我大魏軍旗,出發!” 千軍骁勇。

     曹操親自推動瞞天過海,暗度陳倉,全軍周圍都泛起一層薄霧,竟變得虛虛幻幻,近乎憑空隐匿。

     全軍往西去,連馬蹄聲也小到要在很近的距離,才能聽到。

     神話層次的兵策,催動開來,讓一方天地都成了魏軍的幫手,幫他們掩藏痕迹。

     重騎的負重感,似也被一股兵勢裹挾,驟然減輕。

     烏孫的國境,總體呈南高北低的趨勢。

     他們在南部,依托天山餘脈,建造城池。

     其往北沿伊犁河方向推進,則一馬平川,水草茂盛,牛羊成群,是天然的大牧場。

     他們的國都,叫赤谷城,就建在天山山脈往西去的這條商路上。

     距天山峽谷的出口,大概三四百裡。

     其附近有兩座衛城,總兵力達三萬餘,散布在其國都附近,形成護衛之勢。

     烏孫之王烏貴糜,今年五十一歲,長臉,鷹鼻。

     他在臨近傍晚時,收到消息。

     自己的侄子烏奇馱,在天山峽谷,被魏軍伏殺。

     落日的餘晖,照進了王宮。

     烏貴糜坐在首位的王座上,大為震怒。

     他的親侄被魏軍所殺,豈有此理。

     他已傳訊增兵,去常駐天山峽谷,并将消息送給了貴霜。

     “魏人以為我烏孫好欺不成。

    ” 烏貴糜召集幾位麾下的部落首領,也是他的大臣,神色驚怒: “傳訊給前軍,魏人既然毫無顧忌,殺我千餘兵員,我們也不用客氣。

    ” 有大臣勸道: “昆莫,大魏在漢土建國,統一十三州。

    強大的鮮卑人,在他們手裡也是連戰連敗。

     不然鮮卑不會四處奔走,聯系貴霜,此前也曾派人來找過我們。

    ” 大臣所說,烏貴糜并非沒考慮過。

     他有自己的算計。

     正因為鮮卑已聯系了貴霜,有這兩大盟友頂在前邊,才讓他少了顧忌。

     要知道眼下的形勢,在貴霜,康居,乃至烏孫等各方看來,仍停留在國與國之間互相博弈的階段,遠沒到大規模開戰的地步。

     烏貴糜接到報告,理所當然的以為魏軍在天山峽口行兇後,已經退了回去。

     他并未想到魏軍殺烏奇馱,隻是個開端。

     包括貴霜,也是同樣的想法。

     大國交鋒,邊境摩擦常有。

     但真正全面開戰的并不多! 除非是以大對小,勝券在握,才能毫無顧忌,說打就打。

     貴霜自诩是強國,烏孫也不覺得自己弱。

     何況他還有兩大盟友。

     所以他們都沒想到魏軍會直接興兵,全面開戰。

     這一晚,烏貴糜怒沖沖的回到宮裡,臨近半夜,才睡下。

     他卻是不知道,曹操展開神話行軍策,速度之快,大半日間已殺了過來。

     魏軍出天山峽谷後,進入烏孫國境,地勢就逐漸平坦。

     其全軍周邊濃霧滾動,如一個霧輪,遮蔽氣息和行軍痕迹。

     全軍從天山出來,往北進入開拓地,避開了烏孫外圍的防線。

     入夜後,曹軍轉而往南回刺,接近了烏孫建在天山山脈以北的赤谷城。

     神話層次的瞞天過海和暗度陳倉結合,與夜色交融,其隐蔽性,前所未有。

     曹操統兵逼近赤谷城三十餘裡外,成功越過其外圍防護。

     到淩晨時分,魏軍距赤谷城愈近。

     一頭壯碩無匹的猛虎,趴在一座矮山上,綠油油的眼珠子,瞪着前方的城池。

     猛虎便是寅。

     它旁邊的曹操,剛剛勒住了馬缰。

     前方以許褚為先鋒,正帶領全副武裝的重騎,沖向城門。

     全軍放開兵勢,戰意如驚濤駭浪! Ps:求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