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章 立國帶來的震動【求票】

首頁
    一鮮卑諸部之時。

     中午的時候,南向的天空,赤,紫兩色,如烈焰鋪天。

     今年退走,是我和大祭司的共同決定。

     此前新敗,我們與漢人對比,不論心理,士氣,都處于弱勢。

     草原上無險可守,先退走。

    我鮮卑王部隻要力量還在,草原就還是我們的,其他各部絕不敢妄動。

    ” 阿伏于掃視衆人: “北遷并非敗逃,而是規避危險,保存力量。

    ” ———— 邺城。

     衆妃嫔下車後,眺望銅雀台。

     但見宮阙如重樓,恍似接入了雲端。

     有一尊青銅巨鳥,立在殿宇最上方,在夜色中展翅,周圍火焰四溢,熊熊燃燒。

     從下方看,那火焰缭繞的銅雀,好似鳳凰飛空,莊嚴而又瑰麗。

     “那銅鳥如何能燃燒起來?” 衆女都是第一次見樓頂銅雀,在初降的夜色中,照耀四方。

     “銅雀體表以镂空的銅網鑲嵌,内置燈油,若一盞巨型宮燈。

    既杜絕了火焰外溢,引起火災,又保證了夜晚能燃燒的火勢,數裡外可見。

    ” 曹操略作解釋: “不過這銅雀很廢燈油,除開國等節慶時,要點燃做長明燈,祭告天地之用,平素不會點燃。

    ” “走吧,入宮去看看。

    ” 衆妃嫔擁着曹操,往宮内走去。

     曆史上的曹操,是個很節儉的人,下過多次節奢令。

     他大興土木的建造銅雀台,并不是為了享樂,而是有軍事和政治意圖。

     完整的銅雀台宮,是以外宮,内宮的結構存在。

     其造型方正,外宮是群臣理事之所,宮阙鱗次栉比,也是曹操處理國事的地方。

     内宮的主殿,才稱為銅雀台。

     其左右兩翼,又修金虎、冰井二台,合稱邺三台。

     在古代,隻有天子能有三台,即靈台、時台、囿台。

     可觀察天文,觀測四時。

     曹操修三台,有向世人表明政治抱負的心思。

     同時,邺城居于冀州平原,銅雀台則建在城内的十丈高台上。

     其宮阙是以矮山為基,再起高樓,又高十丈。

     他的主殿高度,在當時絕無僅有。

     如果算上銅雀台的地基矮山,超過二十丈之巨。

     其作用還可以作為烽火台,眺望台。

     其一旦燃火,百裡都可以得訊,構築防線。

     同時居于樓上,用燈訊,火訊,就能指揮全城作戰,是雄視四方的戰争堡壘。

     一旦北部邊關被破,往南來的這一路,一馬平川,邺城将成為扼守漢土腹心的重鎮。

     此時,銅雀台燈火輝煌。

     其主殿的兩側是金虎、冰井二台。

     三台合稱,又被稱為銅雀、金鳳、玉龍。

     其中銅雀台最壯觀,台上樓宇連阙,前後宮殿相合,飛閣重檐,雕梁畫棟,有屋百餘間。

     殿内以巨木為梁,又用銅卯加固,同時具備了美觀和戰争的用途。

     每當日出,陽光照進來,流光溢彩,金碧輝煌。

     左右的冰井,金虎兩閣,以飛拱廊道相連,穿梭其間,如走在空中。

     衆女進入銅雀台,皆是美目顧盼,争着去看自己的殿宇。

     大家都在銅雀宮住,前前後後,上上下下的,一人一處殿宇,晚上串門方便多了……曹操随衆妃嫔在殿内走動。

     夜色漸深,新宮之中,莺聲燕語,笑聲四起。

     不過很快笑聲就變了味…… 淩晨。

     曹操在連番操勞後,以驚人的體力和意志力,按時起身,來到頂樓靜室,進入修行狀态。

     銅雀台是當世最高的建築。

     頂部仿佛能手觸星月,被稱為近天閣。

     曹操白天在城頭時,就感覺體内修行的力量沸騰。

     此刻盤膝而坐,體内力量扶搖直上。

     銅雀台之巅,紫氣沖騰若長河奔流,席卷星月。

     這是曹魏之主,一日間的第二次顯聖。

     曹操的意識,再次與天地相合,觀想到了神州九鼎。

     如果從氣運層面看,位于九州之首的冀州,地脈深處,九鼎之一所在的某處位置,曹操的帝王之龍,居然出現在這裡。

     其龍首探出,在吞吐鼎中氣運。

     轟隆隆! 當真龍吞吐九鼎。

     曹操似乎得到了神州最核心的一股氣機,力量攀升,正式破入往昔夢寐以求的新境界。

     銅雀台周邊,紫氣與星月交織,氣象萬千。

     整個時辰後,曹操收了修行,睜開眼: “這神話境界的壁壘,比意料中更艱難。

     借國運來沖擊突破,吞吐九鼎氣數,也隻初步跨過了那道門檻,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真正穩定下來。

    ” 他從靜室出來,頓時感覺到自身和天地間的種種不同。

     他站在那裡,體會了好一會,才來到一處起居殿。

     貂蟬便等在殿内,取出新龍袍,準備給曹操換上,讓他去正殿主持開國朝會。

     Ps:圖一會放下邊,正在弄。

    有四五張吧,有博物館的銅雀台模型複原圖,還有遺址重建的圖。

    以及挖掘出來的銅雀台石雕。

    和邺城地圖,不知道能放上來幾張~ 銅雀台圖: 求票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