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天下共主!【求訂閱】

首頁
    雨已經停了。

     曹操坐在殿内,俯瞰下方文武。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大概要接受很多恭賀和朝拜。

     當收歸益州,也就在實際上完成了地理,人口上的統一。

     這一刻,連冥冥之中,似乎也有一種氣機上的變更。

     曹操能感覺到自身的帝王氣運在攀升。

     昆侖墟。

     道尊發現身畔的圖騰真龍,鱗甲上滋生出新的咒紋,口鼻間溢出縷縷紫氣,散布的氣機如威如獄。

     道尊暗忖:那位在外邊做了什麼,牽動了如此大的氣運變化。

     蜀都。

     曹操亦不禁想:這還隻是初收益州,便帶來如此雄渾的帝王運勢增長。

     若舉行封禅告天地的開國大禮,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你收歸十三州,聚萬民氣運,聲望正在遞增…】 【你初擁皇權,成為天下共主,上應帝王紫微星為命星,引其氣數,可祭煉提升帝王運勢】 紫微星,又稱“鬥數之主”,“帝星”。

     帝王對應的命宮主星,便是紫微。

     沒有帝王能上應紫微星時,便是天下無主的亂世。

     詞條的提示,說明曹操在收歸益州後,已得了天地間最正統的人道大運加身。

     且這種氣運,正在不斷攀升。

     【你已掌十三州,下轄131郡,1147個縣邑城池】 【曆史上的同期,因連年征戰,人口銳減。

     與曆史同期相較,有千萬民衆因你的一統,而免于死亡】 【蜀地有古國遺迹,深埋地下,其中有神異之物可取,你獲得對應指向】 最後一條浮現的提示,不用消耗指向,卻是直接給出了位置。

     蜀地有古國遺迹? 曹操想起一個後世人盡皆知的名字。

     他看了眼詞條給出的位置,距蜀都百裡之遙。

     令晉,厲五方統領工兵團,也随軍而行,就在益州。

     正好讓他們把東西取回來。

     “大哥。

    ” 此時關羽也跟着劉備跪倒,神色悲涼。

     曹操示意将兩人帶下去,以俘虜身份分别收押,等待處理。

     殿内,留下曹營衆臣。

     賈诩,郭嘉,荀攸,程昱,趙雲等人依次起身,臉上都有難以平複之色。

     這天下歸治,結束動蕩,是所有人共同努力多年的目标。

     “衆卿以為,我大魏接下來該做什麼?” “大王收歸益州,當以快騎傳告天下各方,讓百郡、千城、萬民皆知天地重開之喜。

    ” “當封禅以祭祀天地,承接天地氣運,正式稱帝!” “當設立新的年号,以示萬象更新。

    ” “此外,大王用‘魏’為王号,是沿用魏郡屬地來稱王。

     如今建國稱帝,國号是不是還要沿用大魏?” 衆人争相言道。

     以賈诩的冷漠,這時也流露出幾分掩不住的喜色。

     天下歸一,肯定比亂世要安全的多。

     賈文和感覺自己最少能多活十歲。

     曹操待衆人話落,笑道:“我說的接下來做什麼,不是指對内。

     收歸十三州,是我們多年前便定下的目标。

     既然完成了一統,就要制定新目标。

    ” 完成一統,是曹操給自己定下的前期目标,而不是最終目的。

     接下來才是在統一的基礎上,豎立新的方向。

     對内提高民生,對外開拓四方。

     他彙聚這些當世之選,絕不是想當一個守成之君,止步在前人的框架裡。

     大一統之後,是帶領神州步入新階段的時候。

     一統是個起點。

     正殿内的燈盞,一直亮到深夜。

     曹操和衆人聚談,商榷統一後,對内對外諸事。

     “兒啊,你說為父若沒帶領遼東歸魏,誰會是為父身邊的暗子。

    ” 一間寝殿裡,公孫度問兒子公孫康。

     曹魏的用間手段,把他都給看懵了,心有餘悸,暗忖幸好我聽勸,不然下場可能比劉備還慘。

     “暗子肯定有您兒子我一個。

    ”公孫康調侃。

     這天晚上,在西域,黃忠接到訊珠的傳告:益州已入我治下。

     在北關,張遼也收到類似的傳訊。

     邺城,荀彧忙碌到深夜,面前各類卷宗堆砌。

     但他有些心神不甯,過一會就忍不住擡頭,從窗口往南眺望。

     他是知道戰況進度的,猜測也就這一兩天時間。

     入夜後,曹操通過訊珠,親自給他傳來了消息: “文若,十年前,我們許願一起做些事,現在——治世已經來了。

    ” 荀彧緩緩從座位上站起來,狠狠地握了握拳。

     如果從漢末有亂象開始,天災人禍,至今已有數十年。

     荀彧還記得十數年前,他從颍川去洛陽出仕,沿途看見凍死餓死的人,就倒在官道旁,無人掩埋,觸目驚心。

     曹操曾做過一首詩,說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很生動的描述了當時的境況。

     從董卓亂洛陽算起,也有十年了。

     期間戰亂頻發。

     十三州各自獨立,諸侯皆有争雄之心。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