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處。
”
“尤其是河西馬場,東西往來的商旅絡繹,人員紛雜,必有空子可鑽。
”
朱厲,張桓對視。
孔融所說,倒是個辦法。
正面難敵曹軍,那就從背後,暗地裡下手。
要真能破壞糧備辎重,又或者給馬匹下毒,毒死曹魏的大批戰馬。
至少能稍解心頭之恨,讓曹魏損失慘重。
毒殺馬匹,還能讓魏軍的騎兵大受影響,後續再和外族對戰時,就有可能吃敗仗,也算是借外族之手,報了孔氏,報了諸多士族滿門被滅的仇怨。
這是孔融唯一能想到,有可能破壞曹魏的策略。
這段時間,他用盡手段,傳信聯系各方,竟無一人回應他。
他和皇帝,被困在益州,又出不去,所以才來參與士族的聚集。
想借士族來做些事。
這些士族畢竟還有些家底,在外也有些關系。
而河西馬場,往來商旅衆多,想靠近并非沒有機會。
總好過什麼都不做。
孔融把方向說出來,朱厲,張桓遂給他打了個眼色,意思是稍後細聊。
少頃,衆多士族散去。
而就在這天晚上,城内發生了一樁血案。
在士族聚集過程中,建議投降的呂氏家主呂冒,被人發現死在自家書房。
呂氏的家資,财物,随後被其他士族瓜分。
具體是誰做的,無人得知。
但有士族猜測,是朱厲,或張桓,也有可能兩人都參與了。
呂冒當衆說出投降。
他的死就是對各家的警告,這時候誰敢提議投曹,誰就得死。
對某些人來說,必須将其他士族綁在一起,才有渾水摸魚,保全自身的機會。
諸多士族暗中蓄謀之際,劉備卻是在益州以南,大破蠻族各部。
南蠻王孟獲會師的部衆,與益州軍接戰,被張飛,關羽,魏延,接連擊潰。
三月末。
孟獲潰逃到山裡,再次被關羽,張飛統兵追及。
孟獲慌忙撤離,又被諸葛亮預判到撤離路線。
魏延出兵切斷其退路,将孟獲生擒。
至此,孟獲和益州軍接戰以來,數次遭擒,未有一勝。
南蠻兵的潰敗,主要是裝備問題。
蜀軍有弓弩,甲備齊全,畢竟是劉備從劉璋手裡,繼承過來的兵馬。
而南蠻兵幾乎赤膊上陣,再勇武也隻能落個慘敗的下場。
又一次被擒的孟獲,已無路可退。
他每敗在劉備,諸葛亮手裡一次,自身的威信,便遭到一次重創。
被魏延生擒後,孟獲即便依然不服,還是無奈的選擇了投降。
得知孟獲終于降了,劉備大喜。
此戰,在關羽,張飛之外,讓魏延的地位,名聲也進一步提升。
漢末三國,魏延是超一流武将之下的一流武将中,最頂尖的兩三人之列。
他的勇武,讓缺将的劉備,倍感信重。
而劉備的重視,則讓魏延進入了益州的核心圈子。
南蠻王孟獲歸附,使得劉備的實力,聲望,雙雙大漲。
他旋即帶着新投的孟獲,回到益州核心的巴郡。
劉備借助孟獲在南蠻等部族中的号召力,廣發诏令,傳告各部族。
诏令裡說,他願意和益州周邊各部,和平共處,拿出土地,共同經營益州。
上一次,劉備拿出梓潼郡的土地,吸引周邊部族。
雖然有些成效,但周邊這些部族,對他缺乏信任。
即便有部族出來進入梓潼,參與耕作,也是小心翼翼,沒有盡出。
但此次有孟獲參與,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憑孟獲在南蠻諸族中的地位,有他背書,更容易取信這些部族。
旬月轉瞬。
五月初的時候,劉備,攜孟獲在梓潼,與諸多部族會面商榷。
由益州拿出土地,與這些部族平分。
而附近部族,則有共同守護益州的責任。
此時的益州,有了新加入的南蠻孟獲所部,以及衆多部族聯軍。
加上原有的益州軍,勢力大有提升。
劉備終于能稍稍松一口氣。
五月中,他在巴郡,再次邀請衆多益州部族共聚,加強聯系。
同時,益州軍開始日夕操練。
曹魏在旁虎視眈眈,劉備很清楚,所以他才不計消耗,急着增強力量。
益州的一系列變化,曹操穩坐邺城,看的明明白白。
有些事,還是他暗中推動,益州才能如此順利的形成現在的局面。
與此同時,曹魏的部衆,也開始往南推進。
一統之戰,即将拉開帷幕。
曹操亦準備從邺城出發南下。
不過出發前,那面戰鼓發生了些變化。
書房,曹操正眯眼打量着夔雷鼓。
Ps: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