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四章 仙台,大成就【求訂閱】

首頁
    送來的消息,是從秦皇墓獲得的圖紙,依其造船,有了進展。

     更關鍵的是船舶的建造和仙台印,有關聯,出現了意料外的突破。

     船塢、工造,兩邊聯合送來消息,讓曹操過去看一看。

     他接了消息後,理事數日,遂從邺城啟程。

     妻妾,包括一些臣屬的家眷,也跟着去了大野澤避暑。

     曹操則在到了大野澤之後,繼續帶郭嘉,戲志才等人,騎絕影,疾馳數日,來到徐州,青州交界的沿海區域。

     這裡有一座大型船塢,造船所用。

     曹營的工造,匠作,各類資源傾斜,甚至暫時停止了銅雀台宮的建造,來全力造船。

     耗時半年,船塢裡出現了一艘巨艦的主體部分。

     等造出一個漢代的航母群,打死狗日的……曹操暗想。

     随行的郭嘉等人,亦為這船的氣象所驚。

     這麼大的船,當世絕無僅有。

     寅也跟着随行,在絕影旁邊興奮地仰起虎頭,催促曹操快下馬。

     衆多船工,匠作,軍伍,都在船塢外列隊等候。

     曹操從馬上下來,準備上船看看。

     一行人通過舢闆,登上巨艦,愈發能感覺到其體量驚人。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

     後世有明确記載最大的木結構船舶,是鄭和寶船。

     其長度達一百四十米左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

     船有四層,九桅可挂十二張帆,排水近萬噸,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升錨啟航。

     有關鄭和寶船,在《明史》中記載說:“造大舶,修四十四者,數六十二。

    ” 明代編寫的《國榷》也稱“寶船六十二艘,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

    ” 曹操眼前所見的船舶,比鄭和寶船還大一些。

     原因是添加了陣紋結構,以其形成的超常規層面的力量,也就解決了部分常規技術難以克服的障礙。

     整個船體,每一個卯柱,小到組件,大到龍骨,都密布咒紋。

     大魏停掉除了軍事工造外,近乎所有的事情,來支持造船。

     大半年,也隻造出一艘船的主體,可見其耗時,耗工之巨。

     造船的工匠們,很有信心,覺得曹操會很高興。

     因為他們超額完成了任務。

     當一幹人領着曹操來到船艙内,密密麻麻的工造紋,青銅和木質結合的船體構造,呈現在眼前。

     衆人皆有一種巧奪天工的觀感。

     “我們按王上給予的工造紋,進行船體的祭刻。

    而這種工造紋,隻在青銅上傳導性最好。

    ” 工匠介紹說:“所以我們将青銅燒汁,灌入木材中,形成構紋。

    ” 曹操微微點頭。

     他早前曾讓工造,研究仙台印上的紋理。

     數年研究,進展很小。

     但就是這很小的一部分,取得了突破。

     匠作們想了個方法。

     仙台印上,疊加的咒紋陣列,太過繁複,他們弄不明白。

     但是将這些咒紋,拆解下來,利用龐大的面積,來分擔這些咒紋,就将其複雜性簡化了。

     再用工造手段,将咒文組合起來,便能複刻部分仙台印上的咒紋結構。

     經數年研究,逐步剝離,弄清了一小片區域的祭刻方法。

     就是這一小片區域,經反複嘗試,拆分組合,放大到整個船舶的龍骨上,出現了奇妙的反應。

     “上個月,沿海暴雨,電閃雷鳴。

     我們發現,祭刻了仙台紋的區域,似乎能和雷電呼應。

     當時所有的咒紋,都出現微光,像是在接引吸收雷電。

    ” 幾個工匠臉上,露出如睹神迹的表情。

     “有些咒紋,居然自行延伸,串聯,形成了現在的滿船咒紋。

    ” 曹操訝道:“這船上的咒紋,有些不是你們祭刻的,是天地雷鳴時,誘發了未知變化,自行交織出現的?” “是。

    ”工匠垂首道。

     白高興了,還以為我大魏的工造,已到了能批量制備這種船艦的程度。

     然而并不是。

     這船的制造,有偶然性。

     不然這船的進度,可能會比現在要慢的多。

     曹操看了眼滿船梁柱上,緻密的咒紋。

     他的視線,來到龍骨中間的一處位置。

     幾乎所有咒紋的延伸,最終都在這裡交彙。

     其所在處,與仙台印上的一小片區域,近乎一般無二。

     曹操把仙台印取出來。

     這塊銅印,到手數年,越探查越神秘。

     當他取出仙台印,這船内空間,頓時發生變化。

     所有的咒紋,仿佛都在和仙台印産生交感,浮現出微光。

     曹操把仙台印,放到船體的龍骨大梁上,咒紋交彙的位置。

     轟隆隆! 仙台印内部,湧出一股力量。

     整艘船的咒文陣列,明滅生輝,像是要啟航入海一般。

     曹操心頭大動。

     這仙台印,莫不是一種積蓄天地之力,又通過咒文,再釋放出來的‘器物’。

     它是一種天地之力,或者說與天地共鳴的‘容器’。

     如果是,是不是意味着吸收這股‘能量’可以和天地互感,讓吸收這種能量的個體,展現出天地的威能? 曹操将仙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