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被樂進斬首。
上午。
曹老闆坐在漢中城内,一間書房裡看書。
上次從孔家得到的諸多先賢手卷,其中有魯班的手簡十二卷。
曹操翻閱後發現,訊珠是當年魯班和墨子一起研究,制作的一件特殊器物。
魯班将其制作方法,記載在一卷簡書内。
但要求苛刻,幾乎不可複制。
此外,簡卷裡,還記載了訊珠的幾種使用方法。
包括以主珠,控制其他幾顆副珠。
又能根據主珠,感應其他幾顆珠子的大概位置,遺失後亦有望找回。
這些方式,傳到後世,都已缺失,曹操往昔也不知道。
眼下看了這簡卷,才知訊珠最初被制作出來,正是為了軍事傳訊所用。
但想找到出自同一海蚌或海龜,所結的多顆寶珠,過于困難。
所以傳世的訊珠,隻有三套。
兩套在曹操手裡。
他看後,多掌握了數種訊珠的用法,可以讓傳訊,更安全。
曹操遂将魯班的訊簡收回,轉而沉念到雄鷹體内,關注草原上的變化。
張遼在奇襲東鮮卑後,麾下近半兵馬,由張繡帶領,押運戰利品,折返歸營。
張遼自己卻是帶領其餘精銳,橫向往西,準備和趙雲呼應彙合。
趙雲當初領了曹操的命令,從并州出兵往北,進入了鮮卑人的地盤。
四月末,茫茫的草原度過寒冬,綻放出一絲絲綠意。
鮮卑各部,在水草豐茂之地紮營,準備迎接即将到來的夏季,要養肥牛羊和牧馬。
中鮮卑的地域廣袤,從漢土北部,一路直到貝加爾湖,都是鮮卑的土地。
以百計的部落,散居其間。
他們戰時聚兵,平素則休養生息。
邗江部,是鮮卑的一個中型部落,坐落在鮮卑大後方,距漢土北部邊境,足有數千裡。
其所在區域,牛羊遍地。
邗江部是中鮮卑王部麾下的附庸部落。
他們的部落駐營地,通常會在王部的兩三百裡範圍内。
當下的中鮮卑,由多部落共組。
稱得上王部的幾家,皆是檀石槐大一統時期,分封的親族,也是現在中鮮卑勢力最強的幾家。
他們共同瓜分了草原的沃土。
朝陽初升。
邗江部落中,有一個七八歲的孩童,嘴裡咀嚼着草原鼠制作的肉幹。
他蹲在帳外曬太陽,忽然呆了呆,直愣愣的看着遠處。
視線所及,有一支隊伍,披甲執銳,正在疾馳逼近。
那是一支漢軍,趙雲帶領的隊伍。
“那支兵馬又來了!”孩童大喊道。
邗江部很快就吹響了戰号。
部落内的婦孺、老人,也舉起木矛,做出防禦姿态,如臨大敵。
他們不是第一次看見這支漢軍了。
多日前,這支漢軍就出現在鮮卑的大後方,在王帳部落周圍徘徊。
過程中,還和王帳部落的兵馬,有過短暫的接戰。
王帳部落傳訊聚兵,和另一王帳聯系,想圍捕這支漢軍,才知另一王帳部落,早被這支漢軍擾襲過。
兩大部落彙合,派出兵馬,與這支漢軍展開交鋒。
周邊的鮮卑部族,都以為這次定可以擊敗漢人的隊伍。
想不到對方不僅數次接戰,從容來去,且依然不走。
他們在草原上和兩大王部的兵馬,時而追逐碰撞,互有傷亡。
消息在草原上迅速傳開。
三月份的時候,寒冬剛過,鮮卑人就派出遊騎南下,探查漢土的北部邊關。
随後曹操便下令,讓趙雲帶精騎,奔襲穿插,大縱深,進入鮮卑人的土地。
這是最強有力的回擊。
你來擾襲探查我,我也來擾襲你,分毫不讓。
趙雲從并州北,像一柄刺入草原的利刃,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在草原上放馬,橫穿鮮卑領地,沿途劫掠物資,補充消耗。
多家草原部落,都見到過趙雲所部的蹤迹,但無一能攔下這支漢軍。
曹操加持兵鋒武運,時而助力趙雲,幫他提高行軍能力,在草原上四處馳騁,耀武揚威。
曹操在上空,還放了一頭大鷹,負責指明方向,查探敵情。
所以鮮卑人不論如何圍堵,都會被趙雲提前發現躲開。
而趙雲反複在草原上縱馬,亦不會有迷路之患。
曹操讓趙雲這麼幹,是要展示魏軍兵鋒,以及長途奔襲的戰力,炫耀武力,威懾鮮卑。
曹操要讓鮮卑知道,他麾下大魏鐵騎,能随時殺到鮮卑的家門口。
魏軍有實力打擊奔襲任何一個鮮卑王部。
四月的草原上,鮮卑諸部嘩然。
漢軍深入草原,而他們無可奈何。
這和他們自覺強大,認為揮兵南下,就能劫掠漢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正此時,東鮮卑大潰,部族覆滅的消息,再次傳遍中鮮卑。
這個春天的草原上,魏軍穿插到他們大後方,以及摧毀東鮮卑的消息,炸彈一樣,震動鮮卑百部。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