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南線,張郃,徐晃兩位将軍,送急報,發現江東兵馬辎重,大範圍調動。
”
“荊州曹仁将軍,也送報過來。
江東軍疾出西行,再入荊州,攻江夏郡。
”
“荊州長沙郡,劉備所部,反應迅速,已揮軍北上,欲對江夏形成支援。
”
訊兵報告了連串的消息。
曹操早上從虞傾榻上起來時,就收到賈诩先報上來的詳情。
曹營的諜子,當下大量滲透進入江東,荊州,益州,關注其變化。
常規來說,孫策新喪,江東内部,問題重重。
誰也不會想到周瑜會選在此時出兵,用突襲手段,欲奪江夏,敗劉琦。
但曹操,賈诩,郭嘉,皆對此有過預判。
曹操早前就說,這個秋天,各方必會動作頻頻。
原因是曹營帶來的壓力,對江東,劉備,荊州,益州來說,形勢刻不容緩。
他們必須抓緊時間,壯大自己。
不然就要被吞并。
現在隻曹老闆有資格坐山觀虎,看别人鬥。
其他幾方,明知曹營在側,虎視眈眈,卻是不能不動。
周瑜發動攻勢,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把江東士族,綁上戰車,将江東的内部矛盾,轉化成外部的戰争矛盾,為他,為孫權赢取時間,處理江東内部問題。
預先看出周瑜想動的,還有諸葛亮。
所以劉備陣營,能立即反應,揮軍北上。
他們不是要支援江夏太守劉琦,而是預估形勢,笃定劉琦會敗在周瑜手裡。
劉備的兵馬北上,是接收劉琦的潰兵南下,壯大自己。
周瑜出兵江夏,對江東有利。
劉備也得到了實惠。
唯獨會犧牲劉琦。
可以肯定,他抵不住周瑜的兵鋒,敗亡在即。
曹操和賈诩,郭嘉,戲志才等人,聞訊後,都認為周瑜奇兵突出,幹得漂亮。
這也是周瑜和諸葛亮的一次間接博弈。
曹操心忖,江東進入荊州江夏郡,眼下的三方勢力分布,已和史上的三國時期,很接近。
隻不過曹營往南壓的陣線,要更大。
接下來就等着劉備入蜀了。
同步送來的消息,便是劉備正和劉璋會面,商議聯合抗曹。
劉璋請劉備入益州,是打算讓劉備,抗擊得到曹軍支持的張魯。
這個決策是益州别駕張松,法正,勸誡劉璋的結果。
在益州内部,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引起一片反對聲。
蜀中群臣,恐慌不安者,大有人在。
劉璋麾下主簿黃權,就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
“劉備來我益州,位置怎麼安排,是受邀的客位,還是編入我益州麾下?”
若入益州,成為部曲,劉備會同意?
如果是客位,統屬問題怎麼明确?
從荊州輾轉到交趾,後來投奔劉璋的劉巴。
他在荊州時和劉備有過接觸,更是直言進谏,勸劉璋說:
“備,雄人也,不甘人下,不可内也。
往昔數年,其輾轉中原,在多個州郡之主麾下待過,但無一人,能真正讓劉備效命。
”
意思是您決不能引劉備進來。
劉璋的從事王累,更為激進。
他發現谏言沒用,竟自刎于城門下,以屍體為谏。
他死前說劉璋引劉備進來,将唾手葬送劉焉留下的益州基業。
這些人,笃定劉璋請劉備,絕難善後。
但這些良言相谏,直言力谏,還有城門屍谏,都沒有用。
劉璋認為自己是有把握的。
劉備雖掌了長沙,但至今可用之兵不多,比之得到曹軍支持的漢中張魯,遠遠算不得大患。
要知道漢中是益州的北部門戶,若失,益州将暴露在曹軍的攻勢下。
且劉備入益州後,糧食和運輸,都需要仰仗劉璋。
而劉璋掌握益州已久,不但兵力強,還擁有廣大的地盤及相應的人口、糧食儲備。
雙方實力懸殊,劉備能有什麼機會?
劉璋覺得局面對自己有利。
誰勸都不聽。
九月初,雙方在益州,荊州交界的巴郡東南方向,多次碰面協商。
郡城大堂内,雙方互相執禮,彼此客氣。
劉璋身畔,跟着别駕張松。
劉備身畔則是張飛,廖化。
雙方落座,張松先說:
“曹魏兵強馬壯,立于天下,數年來百戰不敗,天下大半州郡,已被其收入囊中。
如果曹魏憑借漢中南下,再奪蜀地,入我益州,則天下傾覆,無人能抵曹軍席卷之勢。
”
張松上來就抛出一個既敏感,又令人緊張的話題。
“我一直都有這樣的擔心,但始終沒有好辦法。
”
劉璋掃了劉備一眼,無奈說道。
他這句話是真心的,曹營勢大,天下有誰不懼之。
張松續道:
“我等唯有聯合,方有望應對曹魏。
幸得玄德将軍你心懷忠義,又善用兵。
請您來與我益州共渡難關,以對漢中張魯。
若能破張魯,則可保益州。
”
劉備道:“曹軍勢強,兵馬屯于北線。
曹孟德是在逼我們相互厮鬥蠶食,而後他就會出來掃擊各方,以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