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五章 得荊襄,收獲之大【求訂閱】

首頁
    線。

     太史慈,張遼,曹仁都沒跟曹操同行。

     他們帶兵,去接手荊襄地區的各條防線了。

     即日起,荊襄之地,将全面納入曹營版圖。

     曹操一身黑色繡暗金紋的王袍,來到牧府大殿,在首位入座。

     身後是典韋,許褚。

     左右是趙雲,黃忠,馬超,龐德,甘甯等大将。

     下首站着蒯越、韓嵩、張允等一衆降将。

     劉琮和蔡夫人也來了。

     曹操來接管襄陽,隻帶了一萬精銳,還不足襄陽防守兵馬的三分之一。

     這是什麼樣的膽魄和自信。

     他根本不怕荊州反複,這一萬老卒,是跟他奔襲過東鮮卑的兵馬,兵鋒之銳,荊州軍三打一都不是對手。

     曹操掃視左右,道:“德珪何在?” “請魏王吩咐?”蔡瑁出列。

     “我聞荊州的兵馬,若算上輔軍,共有二十五萬之多?戰船過五千艘,可真?”曹操問。

     蔡瑁:“我王明鑒,确然如此。

    ” 我王……嘴改挺快。

     蔡瑁續道:“荊州可戰之士十萬,輔兵十五萬上下,若戰時全力征召,還可多上數萬。

    ” “荊州糧備也豐,足可支撐士卒一年用度。

    ” “不過我荊州水系縱橫,兵馬多為水軍,與步卒,大抵是一三比例。

    ” 你就說,劉表有多能攢家底。

    荊州雖大,但這麼厚的底子,足可見其守财奴的本色。

     曹操忍不住笑起來。

     五千多艘船,是多大一筆财富。

     而水軍正是他最想要的東西。

     劉表辛苦經營數十年,一朝全落入曹操之手。

     “德珪,你精通水戰,我便封你為水軍都督,連同我麾下原有水軍,一并讓你統領操訓。

     你帶荊州舉降,是大功,再封你為鎮南侯,加賜厚祿。

    并以張允為副都督,與你攜手訓練水軍。

    ” 這可真是厚賜,蔡瑁大喜,跪伏執禮,三呼魏王。

     其他主降的人,也都有對應的封賞。

     曹操最後将視線落在劉琮身上。

     劉琮從心裡畏懼曹操,見其看過來,立即出列跪伏:“見過魏王。

    ” 曹操:“我問你,你荊州也算兵強馬壯,戰船數千,帶甲十萬,為何不戰而降?” 劉琮沉吟了一下,叩首說:“我荊州兵馬,不敢抵禦魏王座下強軍虎将。

    ” “我近年屢次聽聞魏王掃擊各方,戰無不勝。

    魏王您謀不世出,無人能及。

     我父辭世前對我言,唯投魏王,方可活命。

    若是抵抗,終也難逃敗亡。

    ” 曹操笑了笑,倒是會說幾句吉祥話,有些急智。

     曆史上的曹操,得了荊州以後,論荊州服從之功,以劉琮為青州刺史,封列侯。

     但這隻是表面上給人看的,轉頭就把劉表的遺孀蔡夫人,少子劉琮囚禁起來。

     此為枭雄心智,但有些失人心,導緻後來荊州不穩,得而複失大半。

     而眼下的投城,之前曹操并未允諾給劉琮刺史的位置做交換。

     他直接着令劉琮,遷居邺城,但不禁其自由。

     按劉琮的地位,攜一州之地來投,必然要封侯。

     封侯所得俸祿,足可讓他富庶生活。

     “我麾下晉升的門徑明确,你若願出仕,也可與我說。

    若不願,安閑度日則可。

    ”曹操這麼處理,已十分寬厚。

     他沒囚禁,也沒殺劉琮,蔡夫人。

     因為兩人沒有再反複的本事和機會,構不成威脅,給人看也要留他們活命。

     曹操擺擺手,外人都退了下去。

     甘甯旋即出列道: “魏王。

    蔡瑁,張允之流,谄媚之徒罷了,與劉表有親,尚且如此輕易的叛過來,讓他二人領水軍,在我之上,小将不服。

    ” 這貨不是看不出其中原因,而是就想當刺頭,出列加深一下曹操印象,以後有好處,好先想着給他晉升。

     曹操:“蔡瑁,張允是什麼人,我豈有不知? 你統我本部水軍,同為副都督,對其亦有轄制監控之意,來日若立下功勳,自有晉升你的時候。

    ” “以後,這種小聰明不要再用了。

    ” “魏王英明。

    ” 甘甯大聲答應,起身歸列。

     曹操又連下命令,讓賈诩去散布消息,就說他曹操來了,要拿荊州士族開刀,大開殺戒。

     這條命令,讓人不解。

     這不是逼着人逃走或造反嗎? 豈不知曹操正是要逼一些人,從荊州出逃。

     荊州士族聽到曹操來了有殺身之禍,跟着劉備逃到益州最好,又或者跑到江東也行。

     曹操屬于把士族的鍋,甩到江東和劉備那邊去。

     士族各謀私利,讓政令無法統一,在誰那邊就是給誰添亂。

     江東本就士族林立,和當年袁紹的情況有些相似。

     其兵馬,多是由士族共組。

     江東打順風仗可以,等赤壁以後,吃了敗仗,看曹操如何調教他們。

     曹操在荊襄之地,接連展開布置。

     到晚上,他對親信将領、謀士說:“在外人看來,我們新接手襄陽,必在此地屯留,以穩軍心。

    實則不然,走,去攻大耳。

    ” 當夜,曹操帶領親軍,衆将,暗離襄陽,往南去。

     襄陽留下大半兵馬,郭嘉,荀攸,程昱坐鎮,足夠了。

     而在襄陽以南,劉備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謀劃的一件事,已有很長時間,目前為止,很順利。

     劉備正在全力展開自己的計劃。

     Ps:求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