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六章 已握九州,基業初定【求訂閱】

首頁
    。

     曹操遂開始為銅雀台選址,定在邺城西南方向,召集匠人,勞工,開始了前期工程。

     各地形勢趨穩,隻西線在用兵。

     但已算不上大戰。

     盛夏時節,曹操做好一應安排,便離開邺城,送妻妾們過了黃河,去大野澤避暑。

     他則來到南岸,視察瀕臨竣工的數條水渠,并檢查農事。

     今年少雨,到了七月份,兖州,豫州,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蝗災。

     蝗災肆虐時,噼裡啪啦的打在人身上,如同暴雨般,确是非常駭人。

     蝗災過處,會将田地裡的作物,席卷一空,隻留下光秃秃的草梗。

     災荒年,就是蝗蟲在和人掙命。

     不過今年的蝗災,卻是出現了一樁異事。

     曹操帶領親軍,當時正站在一處山崗上,觀望下方的田地。

     身畔跟着蔡邕,鄭玄等三五人。

     下方良田的地壟邊上,挖了不少溝渠。

     有人穿着皮袍,遮住頭面在溝渠邊,來回走動。

     蝗蟲有向人性,稍稍靠近,便去沖擊田壟邊走動的人群。

     從上方往下看,烏泱泱的蝗蟲,大量跳進溝渠。

     旁邊的人迅速回填土石,将蝗蟲掩埋其下。

     就在形勢混亂,蝗蟲漫山遍野的沖擊時,山野間忽然傳來一陣曲樂的聲音。

     樂聲不知從何而起,卻響徹數裡,顯是以内息催發彈奏的聲音。

     曲樂初起清越,繼而高亢,如溪水彙流,變成江河奔騰。

     突然,曲樂再變,輕靈悅耳,猶如千百鳥雀齊聲歡唱。

     讓人驚訝的情景,随之而來。

     樂聲傳開,四面八方都有鳥雀飛來,去啄食蝗蟲。

     初起鳥雀還少,并不明顯。

     但随着時間延長,鳥雀越來越多。

     衆人目瞪口呆。

     曲樂聲能引動鳥雀聚集,聞所未聞! 那曲樂不斷拔高,逐漸透出一絲殺意。

     漫天的鳥雀,像是得到命令,如軍隊般起落,飛撲蝗蟲。

     蔡邕是琴道大家,聽了一會,驚歎道: “此為失傳的上古曲樂,傳為黃帝座下樂師所創的朝鳳引。

     流傳至今,隻剩殘篇。

     誰人奏得此曲如此完整,好像還做了改良,引百鳥來争食蝗蟲。

    ” “奏樂者對曲樂理解之深,運用之妙,已至化境。

    ” 這時,曲調又變,波瀾壯闊,若海潮漫漲,又如天地雷音,低沉轟鳴。

     曹操也覺得驚奇:“這是什麼樂器,音色這般低沉?” 蔡邕側耳傾聽:“草原上的戰号,木琴之音,可如此雄渾。

     但我聽來不像樂器所奏,似乎是傳說中的擊空之法,手撥五音,以手擊空,形成空震的轟鳴。

     奇哉,若這些曲子的變化,出自一人。

    此人曲樂天賦之好,實為大才。

    ” 典韋道:“魏王,我可循聲去把人找出來?” “不用找,我知道是誰。

    ”曹操瞅了眼不遠處的鄭玄。

     這時,被曲樂招來的百鳥齊鳴。

     鳥鳴與曲樂相合,虛空中像是有音浪所化的暗流蕩開。

     不少蝗蟲被聲音震殺般,紛紛死去。

     蝗災持續數日,那曲樂也連日在山野間,多次響起。

     到七月中旬,蝗災消弭。

     得益于數年的治理嚴防,一直沒有松懈,蝗災雖然看似規模很大,但實則周期比預料的要短的多,并未形成大災。

     隻是秋糧,預計增收可能會減少。

     曹操在七月下旬,來到大野澤。

     而在當晚,連日倉惶西逃的韓遂,在西域的中軍大營裡驚醒。

     “快,曹軍今晚會來襲營,我們拔營撤走。

    ” 韓遂已成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就打算後撤。

     但他的判斷是對的。

     黃忠在這天晚上,發動了總攻。

     半夜,皎月如水。

     韓遂統兵西逃的過程中,蓦然勒馬停定。

     他所在區域周邊,馬蹄聲四起。

     曹軍正掩殺上來。

     無路可逃的韓遂,在馬上坐了良久,眼見夜色中曹軍前方,出現了體格雄壯的黃忠。

     還有夏侯兄弟,馬騰,各自統兵,分從四個方向殺來。

     韓遂滿臉頹然,下馬受縛,宣告投降,被曹軍生擒。

     消息立即傳到曹操這裡。

     曹操聞訊,深夜起身,點亮了燈盞。

     洛陽至今,還差兩月便是整六年。

     曹軍帶甲五十萬衆,聲威煊赫,迫使韓遂最後不敢再戰。

     這意味着北方九州,盡入曹操之手,已成為既定的事實。

     此時的劉備,剛在荊州以南,站穩腳跟,仍暗藏雄心。

     孫氏依然在積極攻略各方,初露掌握江東的氣象。

     諸葛亮才十六歲。

     而曹操,手握九州,已立曠世之功,基業初定。

     Ps:求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