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一章 高歌猛進,兵敗如山倒【求訂閱】

首頁
    又是劉備。

     這幾年,劉備的足迹遍布各方,大漢腹心的幾個州,各方豪強麾下,他都投效過。

     包括呂布他也不嫌棄。

     曹操微微眯着眼。

     劉備一直在尋找機會。

     他的飄零能力,是真的強。

     曹操坐在行軍大營内,戲志才通過訊珠,傳遞着消息: “前段時間,孔融來軍營打聽駐軍情況。

    我派人盯着他,摸到的線索。

    ” “孔融讓親信,從北海郡秘密往東送信…” 曹操面前就放着一張州郡的行軍圖。

     他的視線,落在冀州往東的青州區域。

     北海郡在青州中間,繼續往東是沿海。

     曹操在冀州,青州間來回打量,很快便推斷出劉備此前的行動路線,甚至是袁紹吩咐劉備要做的事情。

     劉備當時得了袁紹的命令,從冀州往東,進入青州臨海區域。

     他去臨海,為的是繞開曹軍在青州的防線。

     從青州走海路,隻要百多裡的一小段,用幾艘小船,就能把劉備往南送入徐州。

     徐州雖被曹操所得,但攻下不久,就開始了官渡之戰。

     曹操對徐州的控制相對薄弱,而劉備在徐州,多少還有些根基,畢竟有陶謙當初傳給他的政治資源。

     再加上袁術,正發兵從南往北攻徐州。

     曹操任命的徐州軍事負責人,臧霸帶兵南下,在和袁術的人交鋒。

     這就給了劉備鑽空子的機會。

     他隻需要在徐州稍有作為,就能和袁術一南一北,形成呼應。

     至少也能讓徐州動蕩,幫袁紹在正面戰場,取得有利形勢。

     劉備去徐州,最理想的情況,是和袁術以友軍的方式彙合。

     而後從徐州往西,與攻入豫州的劉表部互為應援,從而将曹操背後的防線,撕得粉碎。

     到時曹操下轄的徐州,豫州都生出動蕩,加上袁紹在兖州内部串聯的一些士族牆頭草,内外皆亂。

     袁紹必能大獲全勝。

     曹操念頭起伏:劉備借一小段海路,進入徐州。

    從軍事上看,如同神來之筆。

     既出人意料,又準确高效。

     如果劉備有一支兵馬,登岸徐州後,和袁術呼應,确實有很大概率,讓臧霸顧此失彼,導緻徐州亂象。

     但袁紹有這種在軍事上勾畫妙手的能力? 又或者是劉備想出來的? 更不可能。

     劉備的用兵能力,和袁紹半斤八兩,沒好到哪去。

     那是誰給他們選擇的這條路線? 當然,也不排除靈機一動生出來的念頭。

     曹操端詳着地圖。

     戲志才:“我已問過徐州,近日徐州境内有一支隊伍突現,首領叫劉辟,劉備應該也在其中。

    ” 劉辟早年是汝南出身的黃巾軍将領,投過袁術,依附過孫堅。

     後來豫州被曹軍所得。

     劉辟避逃,當了一段時間流寇,又成為投效袁紹的衆多勢力之一。

     劉辟手下大概有三千人左右,顯然是奉袁紹所命和劉備配合,潛入徐州興風作浪。

     戲志才最後道:“孔融怎麼辦?” 怎麼辦,狗頭鍘! 不過要等定鼎冀州以後。

     曹操收了訊珠,打量徐州。

     不論是袁紹,還是劉備,乃至各方都沒想到,曹操用三個月就擊潰了冀州的大軍。

     常理來說,數十萬人的交鋒,打上一年半載,甚或數年,都是正常的。

     曹操速潰袁紹,導緻劉備的行動沒完全展開,就失去了最合适的機會。

     官渡之戰的主戰場,轉移到了冀州本土。

     曹操不會為了一個劉備,去調整軍事計劃,當下仍以全力攻克冀州為目标。

     “讓妙才,元讓的兵馬動吧,一支進入徐州,一支南下夾擊袁術。

    ” 曹操給荀彧傳遞了一條訊息。

     他在昌邑留有兵馬,夏侯惇,夏侯淵分别領兵。

     這兩支隊伍始終沒動,護持昌邑,也是為了靈活機變,若有意料外的變故,則可随時調動。

     曹操從地圖上收回視線,拔營繼續往北,追擊袁紹。

     大軍在當天下午,來到邺城。

     上次來是奇襲,這次則是占領。

     邺城從此将成為曹操的領地。

     冀州一直是華夏九州之首,古之重地。

     而邺城則是冀州之首,可見其地位。

     邺城在漢時,已有了快千年的曆史。

     也是長安,洛陽外,天下最繁盛的城池之一,北方首府。

     袁紹做的最正确的選擇,可能就是當初逃離洛陽,首選冀州為經營之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