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潰敗。
而稍遠處,正傳來蹄聲,袁紹在黎陽的兵馬援軍,快速接近。
領兵将領中,有劉,關、張三人!
他們甫一過來,便看見烏桓軍營已破,屍骸遍地。
劉備遠遠見到陷陣營的人馬,不由得心頭一跳,想起在徐州和陷陣營交手慘敗的經曆。
“二弟,三弟,呂布的陷陣營,投效曹操了?”
劉備道:“此非善地啊。
稍後接戰,你二人不可全力沖陣,我們觀察觀察,兖州來的是哪支兵馬!”
關羽長目微眯,看向喊殺聲傳來的方向。
他的臉色也有幾分凝重。
前方戰意橫空,絕非插标賣首之徒!
生擒白龍仆後,趙子龍示意部衆,不留活口。
所有傷而未死的烏桓兵,都被補刀斬首,鮮血濺落。
包括白龍仆,也被趙子龍親自壓到衆多俘虜之前,一刀砍斷脖頸。
趙雲對遠處仍在逃散的烏桓兵大喝道:
“回去告訴蹋頓,我家州牧讓他滾遠點。
再敢入我漢土一步,殺上烏桓王部,滅其族,寸草不留。
”
其聲如驚雷炸響,十數裡亦可聞。
随行的統兵副将是曹純,興奮道:“說得好!”
高順作戰時,面上戴着一副甲胄。
此時他甲胄下的臉上,亦露出動容之色。
守家衛土,斬殺外族,确實比内戰來的更香,更讓人熱血沸騰!
高順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
“上馬,随将軍再戰!”
以前陷陣營是重步兵,那是因為呂布頗為窮困,到處飄零,所以馬少。
實際上曆史上幾支著名的重步兵,上馬便是重騎兵。
兖州提供了足夠的戰馬,陷陣營宛如升級換代,并不局限于一定要落地走重步兵路線。
當下,陷陣營和虎豹騎輕重騎混合,完美搭配。
趙雲聚集兵馬,看向遠處策騎而至的袁軍。
為首将領左側,便是劉備三兄弟。
“子龍賢弟,可還記得我嗎?”劉備隔空揚聲道。
趙雲在馬上抱拳,“尚記得與兄傾談甚歡!”
不等劉備再開口,趙雲續道:
“但此刻陣前相遇,敵我有别,雲不會留手,亦請兄長不必客氣!”
劉備策馬前行數步,哀歎道:“子龍竟要與我兵戎相見?”
趙雲:“軍令不可違,我家州牧對我的信重,雲不敢辜負。
我身在兖州,屢次北進以殺外族仇寇,實為人生快事。
”
“州牧常說,為将者當以殺戮外敵,護持漢土為己任。
雲亦覺得當如是。
州牧已許我開疆拓土之諾,雲無以報之,唯忠勇破敵,方不負州牧器重。
”
對面,張飛啐了一口:“兄長,這趙雲不知好歹,枉你對他看重。
”
劉備低斥道:“翼德不可胡言。
”
他想展現‘人格魅力’,憑借往昔的交情,臨陣勸降,把趙雲拉過來。
但趙雲剛才所說,意思是他得曹操信重,在兖州幹的賊開心,絕不叛曹操,不叛兖州。
“玄德兄長,可願聽我一言?”
趙雲縱聲說:
“漢土内亂,早日平複方為正道。
若為漢土計,為千萬民衆計,玄德兄長可願入我兖州,來助我家州牧。
屆時我等奮力殺敵于外,開辟疆土,讓我漢人鼎立于當世之巅,豈不快哉!”
艹……劉備怔了怔。
他還沒開始勸降,趙雲居然反過來說降他!
他有些不知怎麼回應。
“玄德兄長可曾想過,我兖州如今已掌四州之地,擁兵數十萬,縱橫不敗。
而兄長還未起步…”
趙雲情真意切,戰袍飛揚:
“兄長若攜雲長,翼德來投。
雲願一力保舉,屆時神州早日得安,豈不是無上功業?”
劉備的心徹底沉入谷底。
趙雲說的,簡直是靈魂拷問,以他的辯才,竟也無言以對。
是啊,曹操發展的太快了。
他還沒起步,憑什麼招攬趙雲,反過來和曹操對戰!
連張飛都有些傻眼,嘀咕道:“趙子龍說的好像也沒錯。
”
冀州軍主将在一側聽了半晌,感覺再聊下去,劉備就該叛逃了,揮手道:“殺上去!”
其身後部衆,當即縱馬殺來。
趙雲朗聲道:“爾等以為,我統兵來襲烏桓營地是為何?”
冀州的主将是顔良。
其體魄高大,冷笑道:
“你們不過是想襲黎陽,真當我們看不出?
黎陽重兵駐守,曹軍若敢去,便是自入死地!是你兖州中計來襲而不自知。
”
兩方唇槍舌劍,兵馬對馳,相互沖陣!
————
袁紹确實在黎陽另有布置,屯下重兵,蓄勢以待。
他之前一直讓冀州各方,往黎陽不斷運送糧草。
其實那時候袁紹就有所布置,刻意突顯黎陽的重要性。
在邺城受襲後,袁紹一直在蓄謀反擊。
他把糧草都運到黎陽,是想誘導曹軍襲黎陽,踩在他的陷阱裡。
今日曹軍來襲,袁紹全程笃定。
原因就是他故布疑陣,早有準備,甚至預判到曹軍會來。
不過随後的戰局變化,有些出乎袁紹預料。
夜色深暗。
黎陽往北六十裡,有一座縣城,叫池邑!
陷陣營兵馬,本來歸張遼統屬。
高順是張遼的副将。
他跟着趙雲奔襲烏桓營地,主将張遼哪去了?
張遼把陷陣營給趙雲統領,是為了輕騎急進,打擊另一戰略目标。
趙雲打烏桓人,是實戰。
但實中藏虛,隐藏目的是聲東擊西。
很少有人看出,黎陽往北六十裡的池邑,軍事地位,其實非常重要。
黎陽頂在黃河北岸的最前沿,被袁紹用來存放辎重。
後方的池邑與其互為支持。
大部分冀州運往黎陽的物資,都要在池邑中轉。
且袁紹做了後手準備,部分辎重,就留放在池邑。
三更天,月照如銀。
張遼統領的兵馬,趁趙雲所部在明面上吸引冀州,自己輕騎奔襲池邑。
張遼率領的是虎豹騎剩餘的兩千輕騎。
還有曹操親軍的二十重騎!
兖州這次奇襲,虛實并行,用張遼,趙雲為将,以虎豹騎,二十重騎,陷陣營為卒,盡起精銳!
“不管能不能破城,一個時辰後,立即退走。
”
張遼下令道:“若能入城,火焚其糧草。
”
二十重騎,集中力量,旋即沖向池邑的城門。
城頭處,警訊驚起!
這天晚上,黎陽周邊,戰火頻發。
邺城。
“報——烏桓騎營被破,首領白龍仆,被曹軍生擒!”
這麼快……袁紹從地圖上擡頭,神色意外。
烏桓兵營,半個時辰就被破了?!
袁譚道:“烏桓來助戰的皆是精銳,怎會如此快被破營,再去探!”
再探也是同樣的消息。
報訊的斥候,垂首道:“消息已确認過。
”
“我軍從黎陽奔四十裡,到達烏桓營地時,營地已隻剩殘兵,白龍仆被擒,而後斬首!”
袁紹沉吟道:
“傳令給顔良,讓他從黎陽增派兵馬,全力圍剿兖州部衆,既入我冀州,豈容他再退走?”
此後戰訊不斷傳到邺城:
“兖州兵馬沖破顔良部的阻擊,往南退走了。
”
“兖州還有一支部衆,奔襲了我冀州池邑!”
袁紹收到池邑被襲時,才确定曹操看穿了他設伏的心思,在将計就計,反過來聲東擊西。
冀州倒是并未吃大虧。
池邑被張遼奇襲破門,縱火試圖燒糧,但很快被撲滅。
袁紹得到消息後,再次調兵出營,去增援池邑。
不過曹軍迅速撤離,回過頭來又去嘗試沖擊連續分兵後的黎陽。
黎陽依然防備森嚴。
張遼才去和趙子龍彙合,兩者合兵撤出。
趙子龍那一路,打完烏桓,與顔良,劉備三兄弟短暫交手。
即便劉備三兄弟參與,也不可能擋得住想離開的陷陣營,虎豹騎。
何況劉備出工不出力,沒用全力。
趙雲和張遼彙合後,呼嘯而去。
到了兖州冀州交界位置,兩人分開,一個回河内大營,一個往南,回兖州邊境繼續駐紮。
奇襲黎陽的戰事,最倒黴的是烏桓人。
袁紹倒是很淡定。
他在淩晨時分,下達了另一個将決定天下走勢的命令:
“黎陽兵馬整備,準備渡河,搶占南岸的兖州郡縣!”
曹操連夜收到前線戰報,得知黎陽的冀州軍,已有登岸渡河,全面宣戰的意圖。
他看過戰報,思忖道:“冀州要過河,定鼎北方的官渡之戰,就正式啟幕了。
”
次日,曹操在書房收到一封拜帖。
而對方沒有署名,神神秘秘。
Ps:這章二合一啊,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