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全天下都來送禮【求訂閱】

首頁
     “念。

    ” 文姬托着一個小冊子,聲音清婉: “陳留浚儀縣邊氏,送玉雕瑞球一對兒,寶珠四顆,名劍一柄,糧三百斛,賀州牧執掌兖州,願薦下轄宗支庶子,來我州府任職。

     黃縣劉氏,送糧五百斛,良馬二十匹…… 濟北于氏送鐵器百件,願薦門下嫡子,在地方任職……” 文姬一邊誦讀,一邊驚訝。

    感覺整個天下像一張大網,各地州郡,不遠千裡,來送禮者絡繹不絕。

     排着隊的送禮,表達親善,甚至有提出和親的士族,也不在少數。

     但送禮歸送禮,這些禮物并不容易拿。

     大多數士族都是有償送禮。

     送禮後,便要求曹操的回饋,舉薦自家子弟入仕,是曹操和這些士族的合作方式。

     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資源互換。

     曹操收了禮,回饋給對方入仕的資格。

    雙方相當于達成了結盟意圖,形成一張初步合作,從州牧府到地方的大網。

     有助于他掌管各地,但也有被士族聯合架空的風險。

     “貂蟬,文姬,我寫些東西,你們也跟着看看。

    ” 文姬誦讀各地送來的禮單時,曹操就在埋首書寫。

     這時聽到招喚,兩女蓮步輕移,來到他一左一右,隻見他執筆寫道: “凡興兵十萬,出行千裡,日費千金,不得勞作者,七十萬家。

    ” 意思是不考慮戰略,戰術,乃至其他客觀因素,打仗的勝敗,歸根結底,取決于後勤保障。

     戰争拼的除了兵卒的勇力,指揮者的決策,最主要的是拼消耗。

     有錢,有人,有糧,才有發動戰争的資本。

     這也是為什麼楚漢戰争後,高祖認為功勞最大的是蕭何。

     貂蟬和蔡文姬,看見曹操的書寫,知道他是在統計打仗消耗,軍需。

     這是一個統帥,必須熟悉掌握的事情。

     不然打仗就是瞎打,不可能赢。

     曹操在紙上繼續寫:一人為軍,至少要七個家庭供應,才能支撐消耗,養出精兵。

     那麼兖州直轄精銳達十萬,就需要七十萬個家庭的農業勞動,全部用來養兵,參與到戰争的後勤保障中,保持軍隊戰力不衰。

     貂蟬和文姬,都有些結舌。

     此時,趙雲身披白袍銀甲,和一身暗色漢裙,體态綽約的卞媚,前後腳的進入書房。

     曹操沒擡頭,擺了下手,讓兩人随意入座。

     他在紙上繼續寫。

     一支萬人精銳,如果作戰旬月,其消耗的具體數字,就會達到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值。

     從糧備的角度,能看出很多其他問題。

     天下大亂,導緻流民不斷誕生,生産力銳減,原有征稅體系,徹底崩潰。

     剩下的土地,大多被地方豪強,世家大族掌握。

     即便是曹操,乃至其他諸侯,占據了龐大的地盤,仍需要和地方士族合作,來獲得他們的支持。

     此所以曹操不喜歡士族,但不能不與他們合作。

     曹操不同意之前讓青州軍保留三十萬軍伍,原因就在這裡。

     十萬軍伍的消耗,兖州還有餘力,三十萬軍伍,則會讓他更進一步依賴士族,地方權柄會被士族分薄。

     曹操在紙上越寫越多,字迹如行雲,盤算出來的數字,也越來越龐大驚人。

     書房裡安靜的連毛筆落在紙面上的聲音,也能聽到。

     曹操寫完,又拿起一旁荀彧上交的一份簡卷,進行對比。

     那上邊也寫着軍需用度,且更為細緻。

     荀彧善于處理内政,各項軍需,每一項的預估,結餘多少,細緻到令人發指,準确率驚人。

     如果在一兩個月後,再看他寫的東西,會發現荀彧像是提前看到結果,抄錄下來的内容,可見其精準程度。

     曹操将自己寫的和荀彧的内容,逐一對比,發現收支是吻合的,于是加印,讓府庫撥出用度,下達到軍隊當中。

     這就是曹操要把握,執掌的事情。

     他簽印以後,問貂蟬:“學會了?” 貂蟬看見他細細的把這些羅列計算出來,就意識到自己要管理錢财支出,需要精通這些,看的很認真: “看懂了,但要自己演練幾次,才知道學會了多少。

    ” 曹操鼓勵道:“你慢慢學,但必須要學會,才能管錢。

    知道錢都花在哪,越精通,你就越不可替代。

    ” 貂蟬嗯了一聲,下意識的攥緊了袖子裡的小手。

     她一定能學成最好的那個。

     曹操找卞媚和趙雲來,卻是另有事情,話落看向兩人:“我們出去一趟。

    ” 天色已暗,夜幕深沉。

     曹操帶典韋,許褚,趙雲,卞媚,換了便裝,出州牧府,進入城内。

     幾人随意交談,大概茶盞時間後,便看見前方的街道,行人明顯比其他街道要多。

     典韋一樂,這地方他來過,是個好地方。

     前方卻是流香坊,達官貴人,三教九流聚集,流連忘返,都愛來的地方。

     卞媚就是在這裡被曹操找到的。

     曹操遠遠的便動用聆聽之術,流香坊内的情景,頓時在他的感知中呈現。

     坊内一處獨院裡,有個青年手執酒盞,身畔美人作陪,正和幾個兖州名士,談笑風生。

     那是郭嘉。

     曹操問卞媚:“是這裡吧?” 卞媚點頭答應。

     Ps:求票,謝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