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曹操的親軍,一共近六千人,是他現在能直接控制的兵馬。
張遼昨日起便沒回城,帶領陸續撤出洛陽換防的部衆,在城外整備。
天亮後,統兵趕上來和曹操彙合。
張遼是曹操準備的後手。
萬一朱儁出了岔子,張遼就會統兵及時應援,照樣能安全撤離。
張遼此次跟随曹操離洛,曹操給他讨要的調令,授騎都尉一職,與自己一起赴任。
曹操從車上回望虎牢關,心想這次離開,比史上的董卓入洛陽,倉促逃離的自己要好很多。
史上的曹操逃走時,連家人也來不及通知,當時還是妾室的卞夫人都沒帶。
他逃走的路上,發生的呂伯奢一家被殺疑案,也讓他被罵了上千年。
關于呂伯奢一家被殺,衆說紛纭。
還誕生了那句千古名言,‘甯我負天下人,毋天下人負我’。
其實這句話是演義的作者,巧妙的添加了‘天下’兩個字,讓意思全變,把曹操成功的推到了天下人的對立面。
曹操的原話是‘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有沒有天下二字,意思全然不同。
晨光中,車隊繼續前行。
而曹操換了輛車駕,賈诩也來到車上。
兩人就曹操将去赴任的地方,展開商談。
該地要如何發展,以應對将來的變化。
曹操即将赴任成為陳留太守。
陳留是兖州最大的一個郡,也是四戰之地,地處要沖,扼制周邊數郡。
曆史上,張邈會在兩三年後,外放成為陳留太守。
而張邈能成為陳留太守,就是董卓身邊的卧底何颙,伍瓊起的作用。
兩人給董卓建議,說他該盡快掌握地方,配合他執掌朝政,則天下都要聽從董卓的号令。
董卓覺得有道理,于是命兩人負責這件事。
何颙,伍瓊立即把當年的好友張邈,舉薦到地方做太守。
還有其他一些人,也是兩人建議董卓,從洛陽外放出去做太守,州牧,執掌地方。
董卓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一次又一次的狠砸,讓人去各地任要職。
等這些人到了地方,馬上和董卓劃清界限,陸續揭竿而起,成為讨董的中堅力量。
董卓這才發現,艹,伍瓊和何颙給他挖了個巨坑,讓反他的人到各地掌權。
董卓把兩人殺了。
但為時已晚。
各地赴任的人,一起聲讨,組織兵馬打董卓。
曹操最理想的赴任職務,其實是兖州刺史,掌一州之兵馬大權。
那才是兖州的一号長官。
但他現在的資曆,不可能直接轄一州之地。
陳留太守,已是權衡後的上限。
而陳留的重要性,對曹操來說,僅次于兖州刺史,已算是封疆大吏。
陳留是天下的腹心之一。
大禹治水時,就是文明的起源地,依托黃河,重中之重。
且陳留距曹操的老家谯縣,隻四百裡路程,加上邺城虞氏,三者正好可串聯成一線。
陳留附近還有芒砀山。
有些難辨真假的記載曾說,曹操組建摸金校尉,就是依靠在芒砀山摸金,獲得了龐大的财富,支持養兵。
曹操還在陳留,獲得過巨賈衛氏的資助,傾盡家财支持他起兵。
曹操的隊伍,往陳留去這一路,仍多次遇到董卓的人馬追逐,刺殺。
但曹操的隊伍裡兵馬,好手都不缺。
董卓的追兵,始終沒能得逞。
疾行數日,曹操一行便接近了陳留。
他将在這裡大展拳腳,以天下側目的速度,迅速壯大曹營。
Ps: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是查了史料證實過的。
寫的雖然是神話三國,但有些曆史,感覺還是有義務提一嘴。
昨晚忙完淩晨了,打算看一眼書評睡覺,一看新章書評挺多,我還挺高興,結果…都是造詞生硬,Duang。
我想表達的是瞞天、暗渡是兩種屬性……我改了,字數變了,評論就不見了,不是删除。
求追讀,求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