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回報上軍,處處占先【求追讀】

首頁
    近幾日因為廢帝,引得一些觀望者投靠,逐漸被董卓所掌握。

     糧饷是他這幾日,下令從周邊郡縣,陸續運來的,絕不容有失。

     董卓當即傳令,去增援護持糧饷。

     “有人襲糧…” 糧饷被襲,董卓有些醒悟過來。

     今晚不僅是他們的發動,也是城内各方力量,對他的聯合反擊。

     他來回走動,遇事問策,李儒不在,麾下雖有其他謀士,但都不如李儒。

     董卓權衡片刻,吩咐人馬嚴守宮禁,謹防被人趁亂沖擊,奪走皇帝。

     與此同時,一個窈窕矯健的身影,從東門西園軍控制的區域,潛入了宮中。

     女刺客陳櫻! 曹操為今晚,做了不少安排。

     陳櫻入宮,盧植,崔烈也會配合,攜部分禁軍提供支持,擾亂董卓。

     這一天的洛陽,宮内宮外,各有所謀,混亂不堪。

     曹操在下午,回到洛陽。

     城頭,皇甫嵩的副将杜令看到他,松了口氣道: “上軍回來就好,董卓兵馬天亮開始搶城防,直到現在仍未停戰。

    ” “不出上軍所料,中門那邊有守門校尉被拉攏,想迎董卓兵馬登城。

    幸虧我們有防備,中門那邊現在争搶的很兇。

    ” 曹操之前的用兵,讓李儒,董卓看不破虛實,其實辦法并不複雜。

     他對董卓在廢帝後,會将矛頭對上他,是有準備的。

     城頭駐防的兵馬,曹操先暗中調出城一部分。

     因為是提前行事,時間充分,不用一次性大量移兵,又以兵策遮掩,所以能做到相對隐秘。

     然後再讓這些調出去的兵馬,全都穿上皇甫嵩麾下部衆的衣服,在城外排隊登上城頭,就形成了皇甫嵩兵馬前來,城防在加強的一幕。

     說穿了并不稀奇,董卓也用過類似搬兵出城的手段。

     讓兵力看起來大幅增加,使對手摸不清虛實,不敢妄動。

     董卓和李儒先入為主,以為皇甫嵩的兵馬,随時可能出現。

     當看見城頭兵馬增多,自己腦補到了皇甫嵩的部衆身上。

     實則皇甫嵩來增援的人,被曹操拿去用了,在城外阻擊其部隊。

     李儒被董卓回傳的消息幹擾,用了一會才想通内在原因,是疑兵之計。

     就是這一會的錯失,被曹操抓住機會,取了性命。

     換句話說,洛陽城防的部衆,一直都在。

     曹操隻是用了策略,讓董卓驚疑不定,等他反應過來,已失去先機,注定了計劃會失敗。

     此時曹操從城外回來,緩步登上城頭。

     值得一提的是,他走路的姿勢,略有些别扭。

     特麼的爪黃飛電的體型太壯了,背寬,之前的馬鞍不合适。

    跨坐容易扯到自己,曹操剛開始騎它,屬實有些不适應,幸虧有修行在身,無大礙。

     他是和典韋等親軍,一起回來的。

     城外張遼統兵,仍在和樊稠的兵馬糾纏。

     對方已露敗相,被張遼帶兵咬住,一點點蠶食。

     典韋和呂布的厮殺,以張槐的介入而告終。

     呂布被張槐和典韋圍攻,也隻稍落下風,見事不可為,主動抽身撤離。

     曹操回來,在城頭了解形勢後,眺望宮中的方向。

     昨晚的布置,他和賈诩密議,隐藏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安排。

     其他事都是煙霧,包括城防搶奪,城外的兵馬對壘,甚至襲擊糧饷,都是為了遮掩真實目的,吸引董卓的注意力。

     殺李儒,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至于成敗,全在宮中! Ps:關于三國武将的戰力,謀臣的智力,寫書前,找了好多資料,所以不是瞎排的。

     包括廣為人知的演義,其實也不是原本,被删改過好多次。

     那些資料還是比較權威的,真實史料和演義裡的武将,都有橫向的各類數據對比,戰績這些,不少是史學大家認可的,非常細。

    真正一線的大概就五六個人,呂布,典韋都在此列。

     單純的力量上,其實有不少人将典韋排第一。

     一會有個單章,講下階段性劇情,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