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8 願(中)

首頁
     “地鐵勤務不管嗎?” “我想應該很難完全管住,因為舊防空洞另有獨立的通道,未必需要從地鐵隧道進去。

    而且比起天橋和公園之類的地方,或許讓他們待在地底也更好一些吧。

    ” 說到這裡,陳偉又馬上補充道:“不過周同學你還是不要單獨去那種地方比較好。

    地鐵站裡面還有勤務和監控,要是在舊防空所裡,發生什麼就很難求救了。

    地下深處的話,搞不好連手機信号都沒有。

    ” 周雨不耐煩地嗯了一聲。

     “然後說回你剛才的問題,額頭長珠子的人,在現實裡我沒有聽說過。

    雖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從生理角度考慮,人和蚌可差得太遠了,沒有頭上結珠的道理吧?肉瘤、腫包倒是有可能。

    ” “你覺得我連病變組織和珠子都分不清楚?” “這麼說來,你是真的見到有人額頭長珠子了嗎?” 陳偉突如其來的發問,讓周雨一時無言以答。

    幾秒後他才說:“是在畫裡看到的。

    ” “是關于佛教主題的畫嗎?” “你為什麼這麼想?” “哈哈,想起了一個佛教故事而已。

    據說曾經有一名力士頭佩金剛珠,和旁人撲打。

    打鬥中,有人撞擊他的頭部,寶珠沒入膚内,他自己卻懵然無知,還以為自己将寶珠丢失。

    後來他額上長瘡,找醫生詢問。

    醫生說是他的寶珠嵌入體内,他仍舊不信,認為如果沒入膚内,應該有膿血流出,如果進入筋骨當中,醫生就無法看見。

    于是醫生取來一面鏡子,讓他自己察看。

    力士一看鏡子,果然發現寶珠嵌在額頭,心裡驚奇萬分。

    這是《涅槃經》中的寓言故事,是說衆生體内都有圓融智慧,猶如金剛寶珠,因受無量煩惱蒙蔽,才會無法自識。

    如果能通明心性,脫離煩惱,則如力士照看明鏡,智珠自顯額間。

    ” 聽完他的話,周雨面無表情地問道:“那麼力士後來呢?” “後來?” “他的瘡治好了嗎?珠子得做手術取出來吧?” “你的關注點有點偏了吧?”陳偉無奈地笑着說,“手術的事情交給醫生去考慮吧,這個故事隻是一種比喻罷了。

    傳說佛有三十二相,其中有所謂的‘白毫相’,就是在眉間生有白色毫毛,右旋如圓日,大放光明。

    我想額上寶珠或許也是參照這一聖相而衍生的隐喻。

    所謂的智珠,是圓融通明的智慧,用佛教的說法,這是不同于‘禅法’的‘般若’。

    ” “般若?” “嗯,應該解釋為‘終極的智慧’比較好?對于宇宙内萬物的辨識,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至于‘禅法’,則是靠後天修行來發展心智,提升領悟,最後達到洞悟和涅槃。

    這麼說來,比較像是天賦和勤奮的關系——不過這一套也是我聽别人說的,沒辦法确認真僞。

    實在不好意思,我對佛教文化不是那麼熟悉,如果這件事對你很重要,我倒是可以去查一下。

    ” “不必了,有需要的話我會自己去看。

    ” “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嗎?” 周雨用疑問的目光看向對方。

    陳偉解釋道:“你看起來不像是信佛的人,突然對這種事追根究底,是遇到相關的麻煩了吧?如果這件事和那個小矮人有關,我也不介意分擔一些。

    ” “不,和張同學的事無關……不過确實有事請你幫忙。

    ” “唉,請講吧。

    反正我來都來了,權當積德行善好了。

    ” 聽到陳偉半真半假的抱怨,周雨微微笑了一下。

     “我現在準備去辦出院手續,麻煩你把自行車借我用一下。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