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座城市,在那裡結婚定居。
奧斯認為對兒子更安全,所以也沒有阻攔。
他就這麼孤獨地活着。
但是第三年的時候,他終于覺得無法忍受了。
于是他走到城門外,随便地邀請了三個旅行者到他家裡,極盡熱情地款待他們。
從此他對這種宴戲上瘾,每天都不斷請陌生人到家做客。
”
聽到這裡時,陳偉終于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他說:“這種行為,對他難道不是很危險嗎?和那麼多人接觸交遊,很可能會産生特别親密的關系。
”
“是,奧斯也想到了這種可能。
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他極盡熱情慷慨——但是,這種邀請隻有一夜。
當客人離開後,他會讓畫師把對方的容貌和名字都記錄下來,從此再也不會去和對方聯絡。
本來,他邀請的客人都是從外地來的旅人,不會在城中久留,而即便是日後在街頭偶遇,他也隻假作不見,絕對不會再上前招呼了。
”
“這樣倒也不錯。
”
“你覺得這種事很好嗎?”
陳偉聳肩,仍然笑着說:“這和剛才不是一個道理嗎?壽命也好,感情也好,擁有得太久就會失去價值。
如果是壽命的話,直接死掉倒也簡單明了,感情就不是說取消就取消的。
反目成仇的例子也很多吧?那麼一開始就不要有太好的朋友,這是最優的選擇——雖然這麼說,這也隻是假設而已。
現實中交朋友有很多原因嘛。
要真的長期這樣做,也很難吧?”
“确實。
到第五年的時候,全城都知道了他的古怪習慣。
流言說他用巫術吸取家中客人的壽命,而為了避免受害者死在他的宅子裡,他就盡快将人趕走。
這個流言傳到周邊地區後,想邀請陌生人做客也變得困難了,隻能去邀請住得非常遠的人。
“那一年的某個冬天,有個流浪者來到城内,雖然他聽到過流言,但還是接受了奧斯的邀請。
奧斯非常高興,所以就破例多留了那個人一晚。
他們徹夜享樂,通宵達旦。
可能是獨自生活得太久,他發現自己非常喜愛這個流浪者,兩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
第二夜過去以後,他仍舍不得和對方分别,因此流浪者又在他家逗留了第三晚。
“……像這樣到了第六夜,他強烈地感到對這個人的不舍,而對方也欣然邀請他一同結伴旅行。
他終于開始感到恐懼了,害怕這個流浪者會是預言中的死神。
“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他決定在第七夜的時候将流浪者殺死。
”
陳偉輕輕地揚起眉毛。
看到他的表情,周雨停下話頭問道:“很意外嗎?”
“倒也不是。
這也算好友反目成仇的情況吧?不過,因為這點風險就要殺死一個自己欣賞的朋友,隻能說不愧是跟魔鬼做交易的人了。
”
“據說那是個盜匪橫行的時代,殺人對當時的人而言是家常便飯。
”
“歐洲的中世紀嗎?也不對,你這個故事比較像是中東一帶的風格。
”
“有區别嗎?”對國外文學沒什麼研究的周雨反問。
“啊……民間故事倒也沒有那麼明顯的界定,畢竟作家都喜歡拿異國說事。
我記得在《天方夜譚》的原版故事裡,阿拉丁是土生土長的華人。
還有很多傳說是有共性的,關于仙女在湖邊洗澡,被凡夫偷走羽衣而被迫下嫁,像這種故事在好幾個文明裡都有……隻能說古代人民都對神的女兒很有興趣吧,總之不用太介意。
言歸正傳,那個流浪者下場如何?既然是預言裡的死神,應該不是那麼好處理的吧?”
然而,周雨搖了搖頭。
“——不,那個流浪者很輕易就被殺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