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怪談社的活動,周雨并不想很想牽涉進去。
事到如今,周妤和張沐牧的交往已經不是他能夠阻止,但也止于普通的朋友關系,沒必要過度地産生聯系。
回到家以後,他馬上翻閱了周妤的手機和日記,大緻弄清了這兩個月來發生的事。
概括地說,就是周妤被張沐牧邀請進了靈異社。
正好當時的社團準備舉行活動,周妤就提出了可以借用自己家附近的廢棄商店——從這難得的主動态度看,她是真的很喜歡張沐牧了。
這益發加深了周雨要跟那個恐怖吉祥物劃清界限的決心。
至于周妤提及的“廢店”,也用不着周雨多想,毫無疑問指的就是那個數月不曾租出去的廢棄服裝店。
雖然附近關閉的店鋪不止那一家,但已經荒廢到可以随便容人進出,絕對不必擔心被人追究的,基本就隻有那一家。
更不巧的是,和周妤同租一室的上班族在過年前離職搬走了。
房東對住客比較挑剔,一時也沒有找到合意的新租客,整個屋内暫時隻有周妤獨居。
在得知這個情況以後,大概已經被父母放養的張沐牧更加肆無忌憚了。
非但要在附近玩什麼恐怖遊戲,接着還想在周妤家裡過夜一起玩——如果周雨沒有想錯,這個“玩”的意思多半就是看恐怖電影。
活動的時間是在二月八号,開學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後天的晚上。
因為正好社内全員在九号都沒有早課,晚點回去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總而言之,這次活動是闆上釘釘了,周雨想推拒也來不及。
弄清楚這點後,他立刻去了廢棄服裝店,将那兩個模樣糟糕的模特拿出來,扔進了街區外的灌木叢中。
确定店内沒有任何可疑痕迹後,他才開始考慮起如何應付社團活動。
所謂的“四角遊戲”,就如陳偉所說,在網上一查就能找到詳細說明。
其方法大略如下:在一個完全封閉的黑暗房間内,由四名玩家各自占據一角。
開始以後,由玩家A向前移動,直至抵達玩家B所在的角落,拍打玩家B的肩膀。
玩家B被拍打後也往前移動,去往玩家C所在的角落。
同樣的,玩家C移動至玩家D的角落。
如此一個循環結束,玩家D會移動到最初由A占據的空角。
此時角落由玩家D獨自占據,他也應該拍不到任何人,就必須先發出一聲咳嗽作為表示。
咳嗽結束後才能繼續向前移動,重複玩家A在上一輪中的行為。
像這樣不斷重複着位置挪移,從理論上來說,每輪移動都必定有一人走到空置的角落,發出咳嗽聲,表示一輪移動的結束。
到這裡為止,是常理下會發生的情況。
而之所以這個“遊戲”被視為通靈儀式,是在于後續的部分。
據說,當遊戲進行到一定階段時,咳嗽聲将不再出現。
原本四人進行的遊戲,每移動四次就必定會發出一聲咳嗽。
在參與者都遵守規則的前提下,竟然無人走到空角,也即是說絕對封閉的房間内出現了第五個參與者。
自然,第五人就是被招來的“鬼”。
和筆仙、碟仙等通靈盤類的遊戲不同,“四角遊戲”還有一個頗有噱頭的特點,那就是沒有正規的結束方法。
隻要沒有發出咳嗽聲,就代表着此輪遊戲沒有結束。
當參與者有五名時,這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對此,周雨在感情上毫不相信。
四個人關在一個房間裡挪來挪去,這種聽起來仿佛人體華容道似的活動他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