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這樣一場讨論,或者說,至少是有一次大讨論發生在研究這個問題的人們當中:林中之路會有同一個終點嗎?如果不同,那哪一個才是正确的終點?這是一段确有意義的旅行嗎?還是永遠在林子裡打轉?
人們相信林中之路的盡頭是寶藏。
海的盡頭。
沙漠的盡頭。
彩虹的盡頭。
總之有唯一的秘密地點,寶藏就被埋在唯一的位置。
這是人們堅信不疑的公理。
唯一的寶藏和唯一的地點彼此一緻。
現在從林中深處,尋寶者們沿着不同的道路出發了。
那應當是兩條絕不交彙的道路。
不是相背而行,沒有空間結構的把戲。
兩條完全平行的道路遠遠地自顧自地延伸。
可以斷言,隻有其中一條能夠找到寶藏,或者一條都找不到。
這符合唯一性的期待。
如果兩條路都找不到寶藏,那是非常糟糕的狀況。
因為那是當前能找到的最可靠的道路了。
人們已循着這兩條路走了很久,并且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檢驗和總結經驗。
如果這兩條路走不通,一切就隻好從頭再來。
那肯定要花上許多時間與代價才能找到第三條更好的路,或者,尋寶人們在找到新路徑之前就會全部困死在林中。
最好不需要去找第三條路。
但,人們發現那也許并不是最叫人擔心的。
能夠被預料的風險總會有應付方案,可是那些未曾被預料的——那些被認為決不可能出現的狀況,比人們能想到的全面失敗要更加失敗。
那就是兩條路都找到了寶藏。
那是同一個寶藏嗎?是的。
寶藏是唯一的。
道路不曾相交嗎?是的,搭建的全過程都被尋寶人們嚴密地監視着。
在不同的道路上找到了同一個寶藏,那意味着整個系統的一緻性或許隻是錯覺。
可是,如果沒有一緻性——就連最聰明和專業的研究者也隻能絕望地問——我們還能讨論些什麼?有什麼是除了“相信”以外依然能被“證明”的?
又或者,“路徑”本身就是一種錯覺。
一條搖搖欲墜的道路如今正被雅萊麗伽抓在手中。
它的通用名稱是“以太屏蔽器”,由黑市販賣的原基與白塔設計的便攜表達裝置組成。
它在外觀上有點類似于永無島制作的許願箱,不過并沒有那麼笨重,功能也天差地遠。
它隻有接近巴掌大小,像個黑色塑料殼的迷你工具箱,配備十三個提示燈與兩個按鈕(确認與取消),正好能讓雅萊麗伽裝進腰間挂包而不使用任何空間折疊設備。
她是通過倫巴特的幫忙而在“紫箭”星門附近的黑市上買到它的。
鑒于它的價格和流通方式,難免有點粗制濫造,并且就像衆所周知的那樣,“以太屏蔽器”盡管更适用于白塔法師,在保護機械設備上卻不如“靈場屏蔽器”來得可靠。
雅萊麗伽裝在自己背後的一隻微型電子眼已經損壞了。
現在她沒法在奔跑中持續檢查自己身後的動靜,雖說也可能什麼都看不見——他們似乎是跑進了許願機的失控區域裡。
一條液态的光帶正從他們的位置往後流逝。
這光帶燦爛而稀薄,如同彗星冗長稀疏的塵尾,那是以太原基的體現,很可能取自秘盟如今容身的那片月境之地。
它總是從他們的腳底出現,如同淺河沒過腳踝,卻使他們不至于墜入底部那些膨脹收縮的微觀世界裡。
雅萊麗伽知道那些東西就在他們周圍,在以太屏蔽器的效用範圍以外,空間已不再保持穩定的常态。
遠近是沒有意義的,隻有裡側和外側,除非他們能“表達”出一條道路。
遺憾的是,她手裡的機器沒有此類功能,那顯然無法在神光界的黑市裡自由交易。
編譯器與轉換器都在禁止交易清單上,而且還得針對具體的許願機種類再調整。
沒有一個擁有許願機的文明或個體願意看到别人和許願機自由交談,允許誤入者安全退出環境已經非常寬容。
她手中的這種設備正是為此而做的。
通過白塔的“星辰之路”,他們暫時與許願機環境隔離。
一個深海中的小小氣泡,水昆蟲的迷你隧道。
它是為了讓那些誤入以太浪潮或高靈帶的人能夠安全退出:在某個未知區域裡踏出一兩步,發現星星們不眨眼,或是上下裡外整個地颠倒了,這時就該趁早拿出機器,按個按鈕,然後轉身逃跑。
它不是為了深入環境和控制核心而設計的設備。
雅萊麗伽當然知道這點,而盡管掌握一個許願機的主意多多少少有點迷人,那也不是她特别想要的。
大體上她想要的東西都能靠别的法子得到。
如果不行,那隻說明某種顧慮讓她不是真的那麼想要。
生活多少需要一點期待感,并且,成為被更高級别許願機監控的目标也不是件有趣的事,本來沒人會關注她和倫巴特在神光界遺棄之地的草野裡做過什麼事。
但是她們不能轉身而逃。
唯一被表達出來的現成通路已經被堵死了,找到3050号房實在是運氣的頂點。
小倫拉見慣了陌生人來來往往,并且認為所有人都是她的朋友。
她和翹翹天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