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79 石與天文潮汐計算器(中)

首頁
    者所在地),他們發現錯誤是從最微觀的層面開始的。

     一種極為微小的機器人擔任了無遠星運行系統的主力角色。

    當指導員第一次到達無遠星時,他将此認定為常規電控納米機器人,一種較為常見的新手裝備。

    這一判斷在後續的調查中很快被推翻了。

    “無遠星微子系統”的單個計算器質量遠遠小于納米結構,它被認為接近于無遠域基本粒子,因而電控幾乎難以達到計算所需的精度。

    與此同時,“微子計算器”通常利用有限拓撲宇宙朝不同方向擴張時的速度差與輻射溫度差作為能量來源——簡略來說,利用了宇宙潮汐能量。

    考慮到這一形态宇宙在各星界存在的普遍性,微子系統顯然比智識矩陣有着更高的适應性。

    不難想象當無遠域面臨終結時,微子系統的攜帶者們——由于波長适配性問題,顯然必須是經過改造的無遠星基地成員們——将迅速撤往其他星界,并較為輕松地重建自己的文明。

    除非所有同類型宇宙均面臨終結(如今我們已通過無窮地質學推論這一事件不太可能發生),微子系統将有希望在無限的未來中計算和輸出無限數量的信息。

     又一個不完備的零級許願機設計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

    它和智識矩陣一樣,因為無黑箱設計而把潛力放在無限的未來。

    然而這僅僅是我們作為旁觀者的見解,從無遠域提供的曆史報告顯示,微子系統從未被作為一種尋求答案的路徑。

    事實上,它們是最基礎的操作工具。

    盡管無遠星明顯具備着對它們進行算法智能化的技術水平,他們似乎無意賦予其更多的“人格屬性”,而純粹作為一個随身攜帶的綜合性指令中樞——所有重要判斷都由攜帶者而非微子做出的,哪怕是關乎生命安全的決定,他們同樣認為自身根據數據得出的結論要優于計算器。

    這一理念由外部看來是過分多疑而低效的,但無遠星迄今仍無意改變。

     另一項需要指出的缺陷(作為工具而非許願機)在于,盡管單個的微子計算器極為微小,且基本不需要額外的能源供應,它的制作過程卻需要消耗以星系為單位的基礎資源,這一要求極大地限制了無遠基地成員對微子的擁有數量,也使除此以外的流通更加困難。

    目前,無遠域同樣正嘗試對自身的系統進行一定程度的現代化改進,但更多關注于能源問題與非典型宇宙的适配。

    在相當長的時間内,我們預計這些“石星人”将不會對微子的智能化或量産化産生更多興趣。

     羅彬瀚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講義上所有關于無遠星和微子系統的介紹。

    他當然沒看懂任何技術上的分析或演示,更富有“人格屬性”的成分吸引了他。

    當他仔細地把每一句話都看完後,他心滿意足地擡起頭來。

     “老莫,”他說,“我問你個事。

    ” “怎麼了羅先生?” “少爺他爹那兒人緣不太好吧?我看這書裡咋陰陽怪氣的?” 莫莫羅對他回以純潔的凝望,并表示這是一本由連攜四宗、永光境科技局與中心城宣傳部聯合編寫的最新版科普讀物,它毋庸置疑是中立而客觀的。

    但是羅彬瀚并不這麼想,他主張既然一樣東西是新編進來的,那顯然就沒經過時間的檢驗,而說到白塔法師們的客觀性,他就不得不舉出某個把自己打扮成夏威夷遊客的骷髅學徒了。

     “我得去打聽打聽。

    ”他迫不及待地對莫莫羅說。

    于是羅彬瀚的第一堂課總算是暫告結束了。

    他拍拍屁股站起身,準備去海盜頭子那兒撬出些新鮮的一手消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