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廳——那是它初次聽聞外人這樣稱呼國王的宮殿。
在老人提起這個詞前,它從未将國王的寝所與“永恒”聯系,亦不必和旁人提起。
當它偶然想起那地方時,它在心裡稱呼那兒為“不長水晶的柱子長廊”。
那裡和整個地下王國的氛圍都不相同:沒有深淵洞穴璀璨多彩的寶石樹和滾燙熾亮的岩漿海,或長滿第三層宮殿的劍狀水晶天頂與千扇雕繪古時戰役的黃金雕像。
那裡同樣沒有活物,不像它的居所外回聲重重,終日遊弋着成群的盲眼地龍,長節無足的飛豸在時時泛起的迷霧中穿梭。
在等待的日子中,它曾飼養一些地底生物打發時間。
其中飛龍最為珍稀,也有地龍、飛豸、巨蛛與獵龍蜥。
它們活在艱苦貧瘠的地底,靠寶石樹與暗流中的蟲菌為食。
這些生物全都性情暴烈,時常彼此獵殺吞噬,甚或分食受傷的同類,但于它而言卻都無害,且能排遣許多孤獨。
它願偶爾切下自己的血肉,以供那些特别羸弱的個體生存。
除卻怪僻頑固的斯頓伯恩,它的其他寵物從未拒食。
在許多黑暗的歲月中,它靜坐居所中央,耳聽地穴中風聲呼嘯,群獸咆嘶,不斷磨砺長槍,直到國王偶然夢醒。
他将在王座上搖響手旁的金鈴。
金鈴乃過去的神匠為他制作,能與第八層宮殿中的一千座巨大金鐘相互共鳴。
那時鐘聲交織成響樂,被風帶入地下的洞窟,它便悄然放下磨槍的盤石,向那不長水晶的柱子長廊走去。
廊廳的入口,在十扇巨門的後方,由兩座鑲滿寶石的白岩雕像把手。
左側雕像乃昔日的狩獵之神溫戈拉斯,曾為國王馴養守柱的天獸;右側雕像為三死神的幼弟伊珀,專為受暴力橫死者裁奪公義。
這兩座雕像都比它高出三倍,面貌細節栩栩如生,每個關節都靈活自如,足以施展一切凡人能想象的武藝。
雕像兩側各有一道石碑,記載兩位神祇生平。
又說明兩尊雕像乃是神匠阿倫登與其妹赫瑪所造。
他們乃整個地下王國的設計,鑿刻所有黃金雕像,鋪種水晶劍頂,又以奇技巧思培育寶石樹種,使其在地下岩石間茂盛成林。
這一切努力,據說是為模仿昔日陸上神國的景觀,緬懷過往繁榮。
但那神國已在它誕生前消逝,因而從未親眼得見。
它穿過守門雕像,進入那廊廳内部。
自入口開始,廊廳兩側分立小峰般的雪白岩柱,高處不可望及。
每根岩柱底部雕有一位神明,入門處為阿倫登及赫瑪,後有火神恩頓與澤神瑞麗吉拉,後者乃三姐彌拉達的生母。
這些雕有神像的岩柱排為兩列,組成一條寬闊長道,直通深處的王座。
長道兩側無限延伸,落入乳白霧氣當中。
每當它面見國王,便沿着這條長道行走,曆經四百三十二位神靈的雕像注視,抵達終點的偉大王座。
途中它時常左右眺望,觀察雕像後的迷霧。
但國王禁止它走入其中,因那通往諸神也不能返回之地。
它從未知曉那是怎樣的地方,隻是遵循國王的旨意。
筆直前行,抵達王座墀前。
從階底兩側種滿寶石樹的豎碑往上,直到四百三十二級階梯後的巨大王座,全部都由一整塊寒冷堅硬的青色岩石雕成。
傳說那是昔日陸上神國最高的山峰,被諸神合力搬運至此,再由阿倫登塑為王座,以表明創世者地位崇高。
那山峰從無人類得以親見,從無神靈敢于登頂。
在那頑石脫出的王座上,端坐的是它的親生父親。
一切凡人、走獸與妖鬼的創造者,塵世之柱的豎立鞋,諸神之父,萬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