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聽見情人所言,
知他心中所思所想,
于是她說:
我願為你縫制這件套衫,
但先請你為我找來材料。
必要選在沙灘與海洋中間,
讓公山羊用犄角犁開土地。
播種時灑下胡椒種,
再拿皮革鐮刀收割。
請你種出縫衣用的,
芫荽、鼠尾草、艾菊和百裡香,
再用孔雀羽束來我的門前,
如此我們便是命中夫婦。
這首歌至此再無下文,因而我無從判斷歌詞中的兩位主人公究竟結局如何。
但這過程中所描述的情節使我聯想起了一個關于白塔起源的說法,也即是“精靈起源說”。
鑒于本塔對學術公開向來持積極态度,我将在此直接向諸位非法師的讀者們做出解釋:盡管秘盟在現階段上宣稱白塔最早起源自陀瑞珥天壁系的幾個聯合巫師城邦,但幾大主流學派從未放棄過自己作為最先發源者的主張。
除卻秘盟所組織的議會,銀輝、桐石、聖栎是最為強勢的三派,而此外的說法也未被完否決,其中有一種說法尤受民間的歡迎,即是認為法師最早源自于精靈和人的結合。
精靈騎士與人類少女的婚姻誕生了具備法術資質的第一代法師,由此将以太的秘密流瀉入凡人社會。
這一起源傳說,或者民間故事,恰與我所聽聞的亡靈之歌相互吻合。
這種巧合使我産生了高度興趣,而正好彼時我野心勃勃,預備申請去建立屬于自己的附屬法師塔。
那意味着我必須拿出與之相稱的研究成果,且能獨立經受住任何水平的法師問詢。
這就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我即刻決定以此作為出發點,從其語系特征追溯法系起源,徹底探明這段曆史的究竟。
這場旅途遠比我預想為久,最終導緻我幾乎遊遍了聯盟的各個星界。
其中的過程說來繁瑣,但追究這一切的源頭,那首颠倒的歌是鼓舞我出發的最初動因。
考慮到傳說在流傳過程中發生變種的可能性,我擴大了自己的搜索範圍,在各個星界追尋任何關于“人神結合”的近似傳說。
那最終對我的論文命題并無太大幫助,卻意外使我注意到了另一個饒有趣味的事實:所有這些傳說,隻要能夠鎖定其确定的原型,其本質幾乎都是古約律生物與低以太地區文明生物的結合。
那當然并非絕對的斷言,但在我搜集的大量資料中,有近乎九成以上的案例均符合這一規律,較為典型而又具備地域性特征的有:夢幻界的精靈騎士傳說、崇宏鄉的永無島傳說、無遠域的玉音女傳說。
更多的傳說則具備某種程度的普遍性,尤其在陷阱帶區域呈現出極為混雜的狀态。
共同之處在于,理識側往往被表述為“人”(或當地占有統治地位的物種)的一方,而約律側則被冠以許多實際并不精确(甚至是完錯誤)的身份描述,常見的身份描述包括:神女、神王的公主、天國騎士、妖魔、人魚、青春不老者、自然或元素的精靈(被如此描述的古約律往往并非真正的精靈類)。
我将所有的故事類型大緻區分為以下幾類:
一、天國騎士類。
該類型傳說的核心意象在于,具備某種武力功能的“騎士”因某種使命而來,并與當地的異性締結婚姻,最終則因伴侶打破某種戒律而永遠離開。
二、羽衣類。
這一類的傳說往往與“神女”(但不必要是女性)的形象相聯系。
與第一種類型相比,其與凡人的結合具備某種程度的非自願性,控制其去留的關鍵意象即為“羽衣”——抑或者豹皮、羽毛、紗裙,種種根據其主人公的身份而定。
而最終“神女”也将因“羽衣”複得而離開。
在此類型中亦有較為獨特的分支,譬如生在蝸牛殼中的仙女,又或者以魔藥、咒語、賜福而從凡人轉變為“神”,因此不得不離開凡人世界的案例。
除此以外,“被長輩發現禁忌的婚姻”和“遭到伴侶的遺忘和背叛”亦是經常出現的離開(甚至是死亡)原因。
三人魚類。
此類型的核心要素并不在于“人魚”的物種,而在于作為“神”一方的主動性。
在這類傳說中往往僅存在單方面的結合意願,而未能得到“凡人”的回應,最終卻同樣導緻毀滅性的後果。
同類的案例包括向陽花傳說與昙花傳說。
四、……
以上的這些類型尚且不足以概括我所搜集的部故事,然而憑借這囫囵籠統的介紹,我希望足以使諸位讀者共同領略關于二類結合現象在聯盟各星界中是如何被描述和理解的。
對于迄今為止我們所面對的前所未有的、複雜而混沌的世界格局,固然征服與解析是常用之道,而接納與融合亦然。
盡管古約律們往往并不存在賴以保證經濟與人身關系的文明制度,它們對誓言——包括情話和婚姻——卻仍然有着高度的重視。
那種對契約靈活性和違約補償條款必要性的無視往往導緻悲劇結局,而聯盟的法律和制度往往無法将之囊括在内。
要理解這種事實究竟是如何發生,參考民間傳說是一種較為便利而快捷的手段。
出于這一考量,我用旅途中搜集到的部資料撰寫了此書。
盡管其内容與我的研究目标相差甚遠,而可敬的笛風·魚吟遺憾地告知我這些資料無法為我的獨立建塔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我仍然決定将其對公衆無償出版,作為我這趟旅途的最終成果。
至此,再次感謝尊敬的笛風·魚吟,以及達達獺克先生,是他出于友情而為我找到了合适的出版商。
若我對此書有任何寄望,那便是能夠為這兩人帶來少許歡樂,并讓那首颠倒之歌的故事得以圓滿——不僅在于精靈騎士和少女,而在我所收集到的每一個以不幸收尾的傳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