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我蘇允一生何曾弱于人

首頁
    蘇允的耐心隻到了第四天,便不再與蘇轼一起釣魚了。

     這位你說他不會釣魚吧,他的理論還挺足。

     什麼範蠡的《養魚經》背得滾瓜爛熟,怎麼搭配餌料、打窩、調标、做魚竿、挑選釣位,他甚至不比蘇允這個後世的釣魚佬差。

     但問題是什麼,是他們兩人明明都應該是很厲害的人,但就是釣不到魚。

     蘇允認為蘇轼是所謂的釣魚佬天克。

     釣魚佬都是比較迷信的,但有些事情不是你不迷信不行的。

     總有一個人,隻要你跟他一起去釣魚,你就一定會空軍! 一次是這樣,兩次也是這樣,就算是三次四次也是一樣,換了你,你信不信? 不過蘇允沒有考慮的一個問題是——他自己去釣的時候,一樣是空軍啊! 但無論如何,蘇允是怕了蘇轼了,第四天後打死也不肯一起釣魚了。

     好在蘇轼也覺得是蘇允拖了後腿,隻是不好意思說出來罷了。

     阿回冷眼旁觀這一切,心中冷笑道:“釣魚什麼的,都是邪門歪道,網魚才是王道!” 蘇允不釣魚,便去東坡那邊閑逛,最近荒地趕在雨季之前将荒草荊棘給燒了個幹淨,不過還是有大量的根系需要挖出來,然後才好用犁翻地。

     村長正帶着村裡的壯勞力熱火朝天的幹着,蘇允過去看了半個時辰的時間,便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了。

     又去山坡上看那房屋的建造,雖然周湛說得輕松,說十來天便可以建設好,但那是平地上的造法,在坡上造房子,可沒有那麼簡單。

     平整土地、打根基、物料的搬運,都比平地上要多出好多倍的功夫。

     而且周湛還擅自将工程給搞大好幾倍,更是沒有那麼快可以住進去了。

     蘇允頓時也失了興趣。

     蘇允心裡很清楚,雖然他拒絕了李常的招攬,他也有一些計劃,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别的别說那麼多,就一句【才比韓忠獻】,趙顼便不會讓蘇允流落鄉野。

     原因是什麼,自然是韓琦對于趙顼的意義是很重大的。

     縱觀韓琦一生,其才其能其功在北宋浩若煙海的所謂名臣賢相中其實并不突出。

     論德行才幹他不如範仲淹、王安石遠矣,論操守清名更不及包拯、陳希亮,哪怕是對自身執政理念的堅守,韓琦也不如司馬光、章惇那樣立場堅定。

     即便是論到“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内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這個宰相的基本職責,其實韓琦做得也遠不如晏殊、龐籍、劉沆等人圓滑巧妙、潤物無聲。

     但趙顼為什麼要親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追贈其為尚書令,谥号“忠獻”,并準其配享英宗廟庭? 隻因為韓琦做對了一件事情,便是幫着趙顼的父親英宗親政,韓琦逼着曹太後歸政于英宗,這才讓趙顼名正言順的繼承了大宋帝位。

     所以趙顼才這麼捧着韓琦,以示趙家人對有恩于趙家的人回報。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