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再想想,再想想!

首頁
    李常踱步到了窗邊,口中吟誦:“滾滾長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好,寫得真好,小蘇仙,你有如此心境,怪不得不願意入官場呢。

     我之前還不理解,但到了此地,念誦起這阙詞,頓時也有歸隐之心了。

    ” 此話一出,衆人盡皆歎息。

     蘇允笑道:“不過是小子的無病呻吟罷了,諸公不必在意。

    ” 陳轼歎息道:“小蘇仙雖然沒有進過官場,但卻如隔岸觀火,将我們這些人的心境是看得一清二楚啊,有時候艱難的時候,我又何嘗不是有歸隐之意呢?” 其餘人亦是紛紛附和。

     蘇允心下好笑,心道:你們這些人,嘴裡說着為官艱難,但若真是被革職,一個個估計都要心如死灰了。

     衆人就着習習江風,吃着好菜,喝着好酒,談起了詩詞,席間,他們也在作詩詞,不過質量上隻能算是應景之作,比起臨江仙卻是差得太多太多。

     也有人起哄讓蘇允再作一首,蘇允苦笑道,臨江仙在前,自己也是已經有景道不得了,此話一出,衆人亦是哄笑,此事自然是略過不提了。

     酒席到了傍晚時分才散,其餘人各自歸家,蘇轼蘇允則是送着李常去臨臯亭下榻,又在臨臯亭聊了聊,然後李常困了,蘇轼蘇允便告辭回了大院。

     蘇轼回到了大院并無睡意,而是尋了蘇允坐院子裡聊天。

     月色之下,面目可辯。

     時至五月,周遭已經有蟲鳴聲起,叽叽呱呱的甚為熱鬧,但亦更顯幽靜。

     蘇轼歎息道:“阿允,此事是我做錯了,你一再說你不想為官,我還想着把你推出去,今日李公如此,卻全是我的錯了。

    ” 蘇允搖頭道:“叔父不要自責,您的好心好意,我豈不明白,不過侄兒的确是無意官場,卻是要辜負叔父的好意了。

    ” 蘇轼點點頭道:“你既然不願意,那我以後也便不再勉強你了,不過,書還是得繼續讀,讀書不全是為了仕途,而是為了明理,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的吧?” 蘇允笑道:“隻要不是為了科舉而讀書,而是為了興趣而讀書,想來也是比較有趣的,我自然是願意的。

     不過叔父,可能接下來有段時間我會做一些你難以容忍之事了,還請您做好心理準備。

    ” 蘇轼驚道:“什麼意思?” 蘇允道:“再過幾日,黃州城中便會傳出李公今日所說的【蘇允才比韓忠獻】。

    ” 蘇轼驚得起身,道:“今日諸公都說了不會外洩,難道是下人胡亂說話?” 蘇允搖頭笑道:“仆役都離得遠遠的,自然不可能聽到,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杞人憂天,他們可能就是守信君子,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蘇轼頓時臉色沉了下來,蘇允不是一般的少年人,從汴京來黃州,蘇允早就證明他對人心的把握遠遠超越自己,他既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