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靜極思動

首頁
    又得搬家了。

     好在他們随身的東西不多,又有一隻倔驢可以使喚,蘇轼與主持再次告别,一行五人搬着随身物品朝周湛在東門的院子而去。

     在路上時候蘇轼與蘇允感慨道:“來黃州才多久,咱們就已經搬了幾次家了?” 蘇允算了一下,第一次從定惠院搬去臨臯亭,第二次從臨臯亭搬回定惠院,這一次又從定惠院搬去周湛的大院去,已經是第三次搬家啦。

     蘇允笑道:“叔父要怪就怪你侄兒太能折騰啦,若是沒有侄兒,叔父一直住定惠院,說不定現在都出家了呢。

    ” 蘇轼聞言笑罵道:“我不就是感慨一句而已,你這話裡倒是帶着刺了,沒見過你這麼當晚輩的,到了大院之後,你先别瞎折騰了,把漢書先抄一遍,好好地将你的性子磨一磨,不然一身刺的,逮誰紮誰。

    ” 祝阿大連連點頭,覺得蘇員外這話着實說到他心裡去了,蘇允這小子,可不就是逮誰紮誰麼,而且就屬自己被紮得很! 蘇允不服氣,道:“叔父,我們不是說好了麼,我不科考的。

    ” 蘇轼點頭道:“漢書又不考,你着急個什麼,抄漢書是有好處的,一來可以練字,二來麼漢書字字珠玑,可以練你的文筆,三麼,正好磨一磨的猴兒性子,多學些東西,總是有好處的。

    ” 蘇允聞言點點頭應了下來。

     早就聽說蘇轼抄寫漢書幾遍,說明這漢書肯定是有其價值所在,多了解一些,對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大約也有好處。

     大院那邊早有仆役在等着,見到蘇允等人,趕緊敞開大門,請蘇轼等人從大門進入。

     然後拉着倔驢從後院進入,後院有專門的車輛入口,驢車可以在那裡卸車。

     蘇允站在大門口端詳這大院,算不上奢華,但在黃州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好房子。

     這院子占地頗廣,看得出來平時的維護很是用心。

     大門的漆水很是明亮,大約是每年都會刷一遍。

     牆壁基本上沒有青苔,應該也是常常刷洗的。

     裡面的青瓦上亦是幹幹淨淨,沒有積攢泥沙,也沒有長草。

     院子裡青磚鋪就,齊齊整整的,亦是刷洗得幹幹淨淨。

     蘇允帶着蘇轼往裡面走,一邊走一邊看,看到了第五進,蘇允滿意點頭,轉頭與蘇轼笑道:“叔父,這房子讓叔母他們來住,可有不恰當的地方?” 蘇轼知道蘇允這是在表功,笑罵道:“也好在你這猴兒還能折騰,記你一功罷!” 蘇允嘻嘻一笑,随後道:“我和阿回、阿大阿三他們住二進院,到時候叔母他們到了,就直接住主院,叔父,我先去安排一下房間。

    ” 蘇轼聞言道:“阿回阿大他們住二進院,你與蘇邁他們一起住三進院吧。

    ” 這座大院乃是比較經典的“前堂後寝”式。

     第一進院與三進院相同,第二進院是對外使用的廳房和東西廂房。

     之後再設一道垂花門,在廳房和這道垂花門之間形成第三進院。

     垂花門之後為正房和廂房所在的第四進院,是主院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