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婉拒

首頁
    呵呵一笑道:“我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麼,所以你要多加觀察他,若當真發現他行為不端,那推薦之事就作罷吧。

    ” 蘇轍點點頭,心道哥哥經曆了這麼一樁禍事之後,這心性也成長起來了,或許經曆了這麼一番,也不是什麼壞事。

     兄弟二人安排好了家人的事情,又商議了蘇允的事情,随後便聊起了其他的事情。

     恰好今日想起了亡母程夫人,兄弟二人都富含感情聊了許久,聊起許多的往事,直到明月西斜,兄弟兩人才歇下。

     第二日,蘇轼叫了蘇允去他房間,蘇允發現蘇轍也在,不由得看了看蘇轼,不知道蘇轼是要做什麼。

     蘇轼笑着道:“允蘇允,我跟你蘇轍叔父談好了,你之後随他去就任,以後你蘇轍叔父會推薦你一個好前程的。

    ” 蘇允聞言搖搖頭道:“二位叔父按理來說都是我家的恩人,跟着誰都是報恩。

     不過目前來說,九十二叔的境地更加艱難,去了黃州之後的生活恐怕還是要頗為困窘的。

     所以我還是得跟着九十二叔,我是可以幫上很大的忙的。

    ” 蘇轼搖頭道:“我大約已經能夠接受困境了,再難一些也是無妨的,你跟着你蘇轍叔父,以後的前程比跟着我好多了。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讀書科舉,其實不科舉也是能夠當官的,以後你蘇轍叔父自然會推薦你去的。

    ” 蘇轍适時點點頭,道:“是啊,以後我找機會請人幫你謀個職位,隻要你有能力,一樣也是可以當官的。

    ” 蘇允聞言笑了起來,道:“謝謝二位叔父的操心,不過侄兒當真不想當官,二位叔父還是莫要操心了。

     侄兒隻想跟着九十二叔,到那黃州去,跟着九十二叔遊山玩水的,那才是我平生所願。

    ” 蘇轼與蘇轍二人相視了一眼,蘇轼再次道:“你别着急着下決定,你蘇轍叔父還有兩天才走,這兩天你好好想想,若是主意有變,随時可以說。

    ” 蘇允笑道:“不會有變的啦,我就跟着九十二叔去黃州。

    ” 蘇轼勸道:“再想想,再想想。

    ” 正月十三,蘇轍已經準備出發了。

     蘇轼初罷徐州任時,曾順道去南都看望弟弟,距今還不及一年,劫後重逢,恍如隔世。

     匆匆議定家事,又該匆匆遠别,彼此不免依依難舍。

     蘇轼離别前夜寫了一首詩,名為《子由自南都來陳,三日而别》,蘇允看到蘇轼安慰蘇轍道:此别何足道,大江東西州。

     兄弟倆一個住在長江的西頭,一個住在長江的東頭,雖然難以相見,卻是一水相連,不也是可資慰藉的麼? 又道:畏蛇不下榻,睡足吾無求。

    便為齊安民,何必歸故丘。

     黃州雖然偏僻荒涼,不也是人住的地方嗎?隻是自己将來一定要吸取教訓,謹言慎行。

     即使永遠做黃州人,了此一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蘇允看了整首詩,覺得寫得挺好,但并不治愈。

     畢竟蘇轼亦是強自壓抑自己的痛苦,安慰自己的弟弟罷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