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

首頁
    蘇允身材高大,仔細看其眉目,的确酷似其母。

     蘇轼頓時喜道:“果然是五十三哥的後人,五十三哥跟五十三嫂近來如何,你又怎麼到了汴京,其他族人有來的麼?” 面對蘇轼的激動,蘇允卻是顯得頗為平靜,一一回答道:“九十二叔,父親與母親已經在十年前先後去世。

     小侄前來汴京,是來找九十二叔您的。

     至于其他的族人麼,嗯,路途遙遠,他們暫時不來,但卻是十分想念您的。

    ” 蘇轼雖然十分浪漫,但并非不通人情世事之人,聞言頓時黯然神傷。

     是啊,都這般境地,就算是族人,哪有不躲得遠遠的,免得被自己所連累,要怪就怪自己行事不端吧! 随即蘇轼驚道:“五十三哥與五十三嫂竟是十年前便去世了麼?” 蘇允點頭道:“是。

    ” 蘇轼唏噓不已,随即想到一事,道:“蘇允你應該才十來歲吧,那十年前你父母去世,你跟誰一起生活的?” 蘇允笑道:“九十二叔不用擔心,雖然小侄父母早逝,但有族人照料,生活雖然艱苦了些,但也已經長大成人。

    ” 蘇轼一聽更是替蘇允傷身世。

     蘇允說得輕松,這話的意思其實是:父母去世後,他便孑然一身。

     不到十歲的年紀,便要靠自己艱難度日。

     而所謂的族人照料,無非是過年過節族裡給點米面,不讓外姓人欺負罷。

     至于什麼讀書教誨之類的,卻是全都沒有的。

     蘇轼想及至此,原本在禦史台遭受的非人待遇之後的憂懼反而淡了些。

     眼前這孩子,比自己可苦多了! 蘇轼溫聲道:“蘇允,你此次前來汴京,所為何事?” 蘇允道:“當年父母親臨終之前,都跟我提起過當年九十二叔家的恩情,說若是九十二叔家但有需要,我蘇允便要以湧泉相報。

     一個多月前,我在眉山聽到九十二叔被陷害之事,而族裡也沒有什麼動靜,于是便自己趕來汴京,看看九十二叔有沒有用到我的地方。

    ” 蘇轼吃驚道:“你自己一個人從眉山來到的汴京?” 從蜀中到汴京,路途遙遠,艱險十足,不說路上的匪患強人,就光是道路之險峻,便足以吓退許多人。

     蜀人不太願意出川為官,不是蜀人淡泊名利,而是要出川實在是不容易啊。

     一個少年人千裡迢迢趕來汴京,光是想一想,便足以想象到他到底經曆了什麼困難! 蘇轼感激落淚,心裡覺得十分的溫暖。

     這份溫暖來源于蘇允的知恩,亦是讓蘇轼感受到當年母親留下來的遺澤。

     母親啊,沒想到您仙逝這麼多年,猶然在關照着你不成器的孩兒啊。

     便在蘇轼感動之時,一個歡喜的聲音傳來:“爹爹,爹爹,您出來了!” 蘇轼欣喜看向聲音來處,那是他的長子蘇邁。

     蘇轼從湖州被逮捕,隻有長子蘇邁可堪成行。

     一路跟随過來照料,近些時日錢糧用盡,蘇邁去城外借貸,此時才趕了回來。

     父子二人見面執手相看淚眼,盡皆是淚眼婆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