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後。
大瑜皇城。
大軍勢如破竹連續再取北涼兩座城池的消息傳來,皇帝大喜不已。
勤政殿内。
皇帝看着手裡的捷報笑道:“北涼内亂,天佑大瑜啊!”
太子笑道:“恭賀父皇。
”
皇帝撫了撫胡須,緩緩落座,将捷報仔細的收好,這才說話,“耶律達是北涼皇室的忠實擁護者,是他們的定海神針,可是如今,這根定海神針要倒了。
”皇帝眸色微深,意味深長道:“這件事,有你的手筆吧?”
皇帝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太子一怔,幾息後,轉瞬笑了出來,“兒臣果然什麼都瞞不住父皇。
”
皇帝冷哼了一聲,端起面前的茶盞,倏地又放了下來,對着外面的陳公公喊道:“換杯茶來。
”
站在外間的陳公公麻溜的回應了一聲,“陛下恕罪,奴才這就去換茶。
”說完,腳步匆快的去了外頭。
“馬上天氣冷了,北涼那邊也快下雪了,大軍暫時怕是沒有好消息傳來了。
”皇帝有些遺憾,短短三個月,連着取了北涼四座城池,這在大瑜百年來都是頭一遭。
太子道:“嶽家軍此次北伐也辛苦了,如今正好歇息歇息。
”
皇帝擡眸看他,笑道:“你就不怕你的人失了手?”
太子一臉純良的樣子,用着襦慕的眼神看着皇帝,“北伐大軍是父皇親自挑選的隊伍,兒臣相信父皇。
”
皇帝被這句話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你我父子二人,齊心協力,共圖北涼,若是功成,他日史書之上,定是一筆佳話。
”
太子拱手道:“父皇謬贊了,兒臣也是聽從父皇的意思行事,論功,還是您決策于千裡之外。
”
皇帝眸中閃過一絲笑意,外間的陳公公看清機會,趕忙把熱茶端了進來,呈給了皇帝和太子。
“陛下,茶來了。
”
皇帝接過,觸了觸杯壁,“将我軍大捷的消息宣布出去,另大賞嶽家女眷。
”
陳公公躬身行禮,“奴才遵旨。
”說完,陳公公小心翼翼退下。
殿中很快又剩下了父子二人,皇帝喝了口茶水,隻覺得周身舒坦,他靠在椅背上,示意太子用茶。
太子笑着照做,喝茶間,耳畔的一句話卻是讓他覺得晴天霹靂。
“你日後登基,打算如何對待你的兄弟們?”
太子趕忙将茶杯放下,起身跪倒一側,伏地道:“父皇聖明,兒臣不敢。
”
皇帝笑了笑,不以為然,繼續喝了口茶,這才緩緩又道:“起來回話。
”
“今兒個咱們父子倆說點知心話。
”
太子伏地間,心中卻是千變萬化,今日這樣的開頭他卻是經曆過幾次了。
“是。
”太子應聲,緩緩起身。
“早前,朕确實有意扶持老二,老三他們,但他們兩個确實不争氣。
”皇帝眸色冷淡,看了太子許久。
“你比朕當年聰慧多了。
”一瞬間,皇帝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經戰戰兢兢的日子。
先帝是個好皇帝,可卻不是一個好父親。
他的太子之位坐的太艱難了。
“先帝年輕時,也曾文韬武略,勤政愛民,是個好皇帝,可是到了晚年。
”皇帝冷哼一聲,端起面前的茶盞一飲而盡,然後砰的放下。
太子!!!
今日的對話似乎與以往不同。
“父皇。
”太子輕喚了一聲。
皇帝,“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