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箭,時間轉眼到了第二年的春日。
遠在河州府蒼山縣的秦書母家一家終于啟程上京。
而就在這段時間内,許家又添了兩男一女三個孫輩。
今年一月,二房張氏誕下一子,取名許承祈,許老二夫妻倆喜不勝收,大賞全府,從此,許家二房也有了男丁。
同年二月,三房陳氏也誕下一子,取名許承維。
四月,就在前日,王若瑤生下一女,取名許容嘉,作為伯府唯二的姑娘,大家夥都很歡喜。
正院廂房。
藍氏,“已經按着娘的吩咐,在北市買了宅子,兩進的,保管夠外祖一家子住的。
”
秦書靠在躺椅上,一臉精神不濟的樣子,聞言點點頭。
藍氏見着自家婆婆這副樣子,心中擔憂不已。
“娘,還是請個大夫看看吧,您這兩日都沒什麼胃口,今兒個面色瞧着都有些不大好。
”藍氏滿是擔心的看着他,近日工部事務繁多,許則川已經住在工部幾日沒回家了,若是回來瞧見秦書這個樣子,怕是要動怒的。
藍氏想到自家公公那一臉冷肅的樣子,後背不禁一涼。
秦書輕輕搖頭,“無事,估計這段時日太累了,年紀大了,有些不适正常,過兩日就好了。
”
藍氏抿抿唇,“那媳婦讓廚房做些溫補的羹湯過來。
”
秦書點頭。
“老大外祖一家搬遷而來,是大事,你多幫着點,務必要妥帖了。
”
藍氏,“娘放心吧,兒媳一定會辦妥的。
”
二人說了會話,藍氏也不敢打攪秦書休息,很快離開了正院。
出了院門,藍氏一臉沉思,身側的丫鬟見狀,小聲詢問,“太太,可是老太太那有什麼不妥的?”
丫鬟剛剛在外頭,倒也不知婆媳二人說什麼,如今見藍氏這樣,不禁好奇。
藍氏沒有理會她,沉默幾息後,忽道:“你去讓人請個大夫回來,老太太近日身體不适,還是穩妥點好。
”
秦書拒絕是一回事,可若是許則川回來發現自己不上心,她這個長媳肯定要倒黴的。
如今各房的發展越來越好,唯有許老大沒有步入官場,所以還是穩妥點好,萬一惹了老爺子不喜,那就完了。
丫鬟點頭,“奴婢明白了。
”
二房院子。
張氏正在給孩子喂奶,聽到藍氏讓人請了大夫,不由一詫。
“咋,她又懷了?”張氏剛出月子,對于自己終于生了一個兒子很是歡喜,如今全家,就數她兒女雙全。
丫鬟搖頭,“不是的,是給老太太看診的。
”
張氏一怔。
“啥,娘病了。
”說着,她放下自己的兒子,交給一側的嬷嬷抱着。
許承祈雖小,可卻十分乖巧,跟老三家的那個一點也不一樣,這一下子不哭不鬧,很是好帶。
“那我得去正院看看,嬷嬷,你看好祈哥兒。
”
嬷嬷哎了一聲,“太太放心,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