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好前途。
”
秦書接話,“若是有成器的,日後也是助力。
”
許則川哈哈笑了起來,夫妻二人,盡在不言中。
還有三日便要過年了,府裡也都忙活了起來。
林管家帶着下人們将府裡打掃的一塵不染。
藍氏三個自然也沒閑着,跟着秦書共同學習府裡的管家事宜。
涉及管家,藍氏三個都學的挺認真的,尤其是藍氏。
這些日子,她們在京城可是沒白待。
管家權不管在哪家後宅,都是最最重要的,如今秦書提出教她們三個,三人自是認真學習。
自從興安伯府一切妥當後,秦書就沒打算握着府裡的這些雜事。
她的目标是在外面的鋪子莊子,如何給許家增加收益,所以府裡的事情還得交到妥當人手裡管着,她才放心。
可是這妥當人豈是那麼好選的。
藍氏三人皆是出身不高,會的也是一些粗淺的東西,偌大的興安伯府,她們肯定是管不好的。
所以秦書決定三人一同學習,然後各自派一些事務,分着管理,等到熟悉之後,再讓三人輪流三個月掌管。
這也是秦書同許則川商量之後決定的,畢竟許家四兄弟的前景不同。
許家四個兒子,許老大若是乖覺,日後爵位肯定是他的。
許四郎是個讀書苗子,走的也是科舉路子。
許家的下人也不是傻子,看得出來家中四個公子将來誰更出息,所以二房,三房顯然就變得弱勢了起來。
這一旦弱勢,四房的差異就出來了。
雖說每房份例都一樣,可是品質不一樣啊。
而且下人們的态度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這一大家子,秦書也不能任何事情都盯着,所以一番思慮後,夫妻二人還是覺得輪班制度最可靠。
這樣四房日子都好過,那些嫉妒不平的心思也能淺淡些。
想完這些,秦書隻覺得心累。
做婆婆難,有四個兒子的婆婆更難。
就在衆人的忙碌中,許老二也踩着年前的小尾巴回到了京城。
這次前往蘇州,他可不僅僅是拜見許則川的故友,還帶着許則川讓購置莊子田地的重任。
俗話說得好,有人好辦事,許老二這一次也是真心體會到了。
有一位在江南做官的世伯,又有他爹興安伯的名頭,自家購置莊子田地一事順利無比。
所以即便是年前,他還是很快将此事辦得妥妥當當,然後心滿意足的回了京城。
許老二一進府,就知道許老三提前回來了,心中微微不悅後,就趕緊去見了他爹他娘。
喜歡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請大家收藏:()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