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你們自己有本事,讀書也刻苦。
”秦書說着看了眼對面的許四郎,投以一笑。
“四郎啊,到了學堂要好好聽先生的話,平日裡若是缺了什麼也盡管往家裡捎信。
”
“咱們家雖然供你和你大哥讀書艱難了些,可是吃喝還是不缺的。
”
許四郎重重點頭,“兒子知道了。
”
秦書笑了笑,“你二哥二嫂都是好人,還有你三哥,他們倆都幫襯着家裡,日後你若是有出息了,可得好好報答他們。
”
此言一出,二房兩口子心中皆是一暖。
許四郎看向許老二和張氏,拱手道:“多謝二哥二嫂,四郎必定不忘你們的情誼。
”
許老二擺擺手,“都是親兄弟,客氣什麼。
”
“也是你二哥我沒本事讀書,咱們家就你最聰明,供養你讀書那是應該的。
”
張氏也連連附和,“就是,就是。
”
許四郎跟許老大可不同,在張氏的心裡,這二人可謂是天壤之别。
許老大矜傲,許四郎随和,她懷慧姐兒那會,許四郎哪次回來不是給她帶點零嘴什麼的,即便是現在,很多時候都比許老大會做人多。
去年慧姐兒滿月的時候,還送了副銀鎖,起初還以為是老爺子老太太補貼的銀子,張氏心裡雖然别扭了些,可也是歡喜的。
畢竟這是實打實的東西。
可後來得知,這是他自個兒攢的銀子,張氏就不得不佩服這孩子了。
“四郎,日後二嫂在鎮上賣豆腐,你想吃什麼,洗個衣服什麼的,你盡管說,你是讀書人,讀書要緊,這些小事,讓二嫂來做。
”張氏笑眯眯的道。
許四郎心中一暖,“多謝二嫂。
”
驢車約莫又走了兩刻鐘的時間,這才到了鎮上。
不遠處,寫着紅杉鎮三個大字的牌匾懸挂在高高的門牌上,兩側不少攤販已經開始忙活了起來,馄饨鋪子,小酒肆,也已經有了煙火氣。
看着眼前這一幕,秦書這才有到了古代的真實感。
古代的街市啊。
“娘,酒樓就在前頭,老三的镖局也在不遠處。
”許老二熱情的介紹着。
秦書連連點頭,一雙眼睛好奇的看着四周,對面的許四郎見此,心中微酸,他娘如今連鎮上都來的少了,若是他們有本事,将來在鎮上,縣城,州城落戶......
“娘,兒子一定好好讀書。
”許四郎忽道。
秦書正聚精會神的觀察附近售賣的東西,忽的聽許四郎這麼一說,茫然片刻。
但還是習慣性的回答,“娘知道了,四郎你最孝順了。
”說着,拉着張氏瞧不遠處的攤位,“張氏,等會咱們去那瞧瞧。
”
張氏也是愛熱鬧的,瞧不遠處賣首飾的攤位,連連點頭。
二房也是有些私房銀子的。
如今有了閨女,她可得早早準備嫁妝。
喜歡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請大家收藏:()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