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首頁
    當然了,對于馮保真來說,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以及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好消息是,他所關心和在意的阿嫂,白梅夫人并沒落入幕後勢力之手;而是搶先帶着隐藏的名冊和賬簿逃走了。

     壞消息是,那位一貫持身端正,被奉為遊俠領袖人物,受人尊崇和敬仰的社首大兄;似乎在近年鬼迷心竅,接連作出了一些疑似昏聩的舉動;包括為了鑒社的做大,而涉嫌與神秘組織進行了交易。

     進而将一系列别有用心之輩,引狼入室到鑒社本部的鏡湖山莊中。

    因此,他的失蹤也充滿了疑點和漏洞。

    以至于在他前往霍山,徹底失聯之後,作為親信心腹的大教習和司堂,就迅速倒向了老十。

     當然了,根據大教習之一的「銅牆鐵壁」令歸元,以及另一位大教習「鐵鶴」木歸真的供述對照;他們隐約知道了,社首元項城為了更進一步,已然搭上一個頗具權勢的存在,而謀求鑒社的轉變。

     或者說他們早就認為,在如今天下各處紛亂不止之際;鑒社得以擴充壯大的同時,也不可避免落入官府和諸侯的眼中。

    也不可能再像過往一般的從心所欲了。

    是以為了存續下去,就必須有所改變。

     而相對保守穩健的馮保真,及其所代表的老派兄弟;就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無形妨礙。

    籍着調查一系列婦孺失蹤案件,将他及其得力部屬派遣出去;就成為了當時推波助瀾之下,最為優化的選擇了。

     這個結果,固然讓馮保真大受打擊,并短暫的陷入迷茫和自我懷疑;但卻不足以讓他一厥不振。

    或者說,在親身經曆和見證了,地下洞窟中的那些人間慘事後;他的心志已變得和目标一般堅定了。

     因此,他也得到了那個不好不好的消息;雖然這些年,作為總部的鏡湖山莊,已經被老十所代表的,外來不明勢力所雀占鸠巢。

    但相對本部的滲透和替換,諸多分支機構和外圍人員卻還大緻如初。

     大半數也願意聽從,他這個十兄弟老二,事實上管理外派人員的副社首,發出的召集令而紛紛趕至而來。

    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分支機構和外圍人員,乃至昔日的合作對象;始終保持了沉默或是失聯。

     此外,另外分頭行動的飛紅巾\/易蘭珠,也通過安州漂萍會的淵源,聯系上當初那些苦主家門;給他們帶來了不得不接受的噩耗同時,也激起了諸多同仇敵忾的情緒;獲得了不少支持和後續投入。

     這些遭難的門第,不乏豪族大戶、富商巨賈,乃至官宦和藩家成員;雖然具體到個别的力量和資源,并不算起眼;但一旦牽頭合力起來,卻足以形成一股洶湧複仇之勢,誓要将幕後的黑手揪出來。

     這股力量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變成官面上的壓力;而讓滲透和控制鏡湖山莊的幕後黑手,沒法利用官府的權勢和力量輕舉妄動。

    至少可以為私下的秘密調查,争取足夠的緩沖和充當掩護…… ——我是劇情的分割線—— 當江畋回到了宿營地内,一老一少的彈唱還沒有結束,隻是換成了另一個故事選段。

    而行旅中的大多數人,也利用這午後短暫的停歇;就着車馬行燒開的清水,或是自帶酒水,吃完了随身的幹糧。

     而在老少兩名吟唱人的面前,一方平鋪的粗布上,也被丢上了十幾枚,大小不一打賞的銅錢。

    其中既有大唐治下,最常見的開元通寶,及新舊不一的乾元、泰興、豐佑通寶,也有諸王公室的小錢。

     面值最大的是一枚「當十」的白銅小錢,雖然已被揣摩油亮,上面依稀可見纂體的「西河」「通元」等字樣。

    顯然是本地的鑄錢,這也是國朝授予四夷九邊、海内域外,少數宗藩之長的特殊權益。

     作為大唐發行的統一貨币的補充;這些得到授權的外域諸王、公室之主;可以大唐制式的樣範發行鑄造,大小金寶 、銀寶之外的銅鑄錢。

    其中按照地域産出特點,又分為白銅、青銅、黃銅等材質。

     比如,在河中之地的群山中,世代出産白鉛(鋅\/鎳礦物);當地鑄造的白(銅)錢,因此聞名一時;甚至一度被當做銀子的替代物,乃至經過私自鑄造後,用來冒充大唐銀寶;欺騙那些土族邊部。

     另一方面,作為廣大的諸侯外藩,雖然不能鑄造較大面值的各色寶錢;而隻能上供指定成色和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