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四十九章 驚心

首頁
    話筒的黃門侍郎裴炎,卻出人意料的站了出來:“罪人許氏,系出戶部許尚書(許圉師)家門,是否呈請八議之條。

    ”高宗卻是遷怒的重重拍扶手道:“不準!” “許圉師教子無方,令其暗結朋黨,處心積慮攀誣儲君,如此大逆無道,安敢奢求寬赦!傳旨,将其奪職在家待罪。

    ”“遵旨。

    ”裴炎連忙躬身應道:陰得所求的他,順勢轉入偏殿與諸學士拟诏去了。

     “你說……儲君在外而遭逢患亂,是什麼意圖!”然而,轉回神來的高宗,卻眼神莫測的看向,滿臉坦然無畏的狄懷英:“你尚在東都,身受審刑之任,不思本職;反而妄言儲君有事,豈有此理。

    ” “正因為,當下都城内有人,妄圖蒙蔽君父,隔斷大内與太子的聯系。

    ”狄懷英卻毫不畏懼的诤聲道:“後來更是假以皇命,封鎖了東宮内外,屢屢攔截、捉拿了太子的使臣,下臣才不得已站出來。

    ” “狄懷英,你可知,自家在說什麼!”随着黃門侍郎裴炎的離開,在場身份最高的另一位大臣,中書侍郎劉祎之當即喝聲道:“身為熟讀律令的司法之卿,卻憑空以妄斷之言,非議天家的聖斷明裁?” “讓他說!”高宗卻是臉色微微陰沉下來:“都到了此時此刻,寡人倒想聽聽,衆口一詞之下,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内情麼?難道就憑一時的巧言令色,就能輕易的瞞過朕,蒙蔽在場諸位肱骨重臣麼?” “臣……不敢。

    ”聽到這句話,中書侍郎劉祎之刹那間,額頭上汗水就冒出來了;隻能欲言又止的看着高宗臉色,最後還是呐呐退到一旁;任由狄懷英有條不紊的叙述,這些時日的見聞和揣測、判斷。

     而高宗也從最初的陰郁和猶疑,慢慢變得冷漠、淡然,又逐漸變得面無表情;最後甚至眼中閃過了,幾絲的失望之色。

    最後在一片沉寂當中,慢慢開口道:“你很好,是個诤直之臣,但也僅限于此。

    ” “太多的捕風捉影、妄自揣測之言,實在不足以,成為真憑實據。

    ”高宗再度按住了,突突直跳的額頭道:“更何況,有些非論、質疑之言,本該是太子親自秉明,不當由你這個臣下,輕易僭越的。

    ” “念在一片忠心可嘉,竭力維護的份上,朕也不虞重重加罪!狄懷英,即日起罷除東宮職分,免去大理少卿,以白身留任戴罪效贖;好好鑽研你的律令大集;日後若是重修《永徽旅》,還有用處呢!” 這一刻,狄懷英的臉色也不免暗淡下來。

    他已經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甚至還一度超過了預期;但垂老龍鐘的天子恩威莫測和喜怒不定。

    也給已經習慣太子李弘寬厚仁恕的他,好好的上了一課。

     接下來的一切,就隻能付諸于天命。

    就當他在羽林衛士押送下,步履沉重的踏出甘露殿外;就見到一名面色驚疑不定的朱衣内谒者,小跑過曲折的廊道、重重宮門和宮台下的長階,頓步在殿外輕聲喊道: “禀報聖上,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已然返回東宮了。

    ”“……如今,正使人在提象門外,請求陛見。

    ”聽到這些話,狄懷英突然就腳下一軟,跌坐在了地上;心中既是驚喜莫名,又是駭然不已。

     他驚喜的當然是,回程受到重重阻撓的監國太子,此刻已經回到了,作為東宮的根本之地/大本營的既成事實;但更驚駭的是,太子殿下是在提象門外,請求陛見的。

    要知道,東宮可是在皇城東面的夾城。

     而提象門則是上陽苑的兩座東門之一。

    而且與東牆北段,連接外苑的星耀門不同,位于東牆南段的提象門,是上陽苑的諸多宮苑,直通皇城大内的唯一門樓;距東宮西面的延義門,隔了整整一個紫薇城。

     既然太子殿下的人,已到達了提象門外;這期間意味着什麼,自然不言而喻了。

    這一刻,跌坐在地的狄懷英,卻是心髒難以抑制的狂跳起來。

    而在甘露殿内,同樣被這個消息震驚衆人,也争相跪倒在地。

     而首當其沖壓力最大的,毫無疑問是負責宮禁守衛,及調兵遣将平叛、定亂的右羽林衛大将軍李多祚了;在高宗冷冷的注視之下,他汗流浃背的跪倒在地,隻是沉重叩首道:“臣有負聖恩,但請論罪。

    ” 然而下一刻,高宗卻在臉上露出了一個釋然的表情,對着他寬慰道:“鷹揚,無需自責,此乃非你之過;是朕令你專警上陽宮苑,以備萬一的;皇城大内的守備,自有左羽林将軍常元楷,分專其責的。

    ” “聖上!”這時候,一直沒有動靜的珠玉簾幕後,也響起了一個沉厚的女聲:“難得儲君,如此勇于任事,何不宣其相見,以為明辨堂上呼?”然而,高宗卻是沉默了半響之後,才竭力吐出一個“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