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大片石林前布陣和設伏的軍隊中,“萬裡沙”總部三尊之一的星尊,臉上帶有嚴重燒傷瘢痕,而顯得有些猙獰醜陋,而隻能以面具示人的男子,也頻頻顧盼着山城,或被稱為沙城的本部方向。
這座山城/沙城的前身,甚至可以上溯到漢代;早在匈奴稱雄草原之際,就已然有人類活動何聚居的痕迹了。
隻是因為群山之間的道途艱險和山高林密,一直久未被人知;自然也不見諸草原傳說。
而以某支林中之民的身份,繁養生息于此,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被隋末的某位草原雄主無意得知,并順勢發兵征讨平定,又選為自己下葬的陵寝和祭台所在;加派人手和士卒進行長期營建。
結果,葬地尚未營建完成,這位草原雄主的霸業就分崩離析,自己也橫死在逃亡路上。
于是乎,等到修建的部衆和監守的士兵,得到來自山外的消息,就地紛紛放火大掠了一通,就逃散一空去了。
此處也被逐漸的廢棄和遺忘了。
直到一支草原敗亡勢力殘餘,慌不擇路的逃入金山深處,又依靠着祖上口口相傳的一點記憶;逃到了這處裂谷彙聚的山中盆地,順勢占據了這處絕處逢生的庇護所。
然後,曆經了大唐曆朝曆代的掃北滅國,相繼興起和更替了諸多草原政權後;最終在梁公的時代,迎來了草原上萬馬齊喑的終焉之際。
而遠離唐人兵鋒的金山深處,就成為這些舊時殘響的藏匿處。
直到兩三代人之前,作為萬裡沙前身的一隻盜團,重新發現了群山中的秘密;并籍此聚衆裡應外合的襲擊了此處,也将足足上萬口本地居民,變成散布在盆地原野中的上好肥料,完成了雀占鸠巢。
并依靠群山綿連、裂谷縱橫的地勢,構築起了四寨五十七壘的防禦體系;屢次挫敗和擊退、拖垮了,來自山外官軍的進剿;才有了延續至今的山城盛況。
但這種盛況顯然也到了,即将謝幕的時刻。
但是,相對于始終神龍見首不見尾,卻總能在關鍵時刻下令的日尊;或是長期身在幕後,主持“萬裡沙”錢糧物資的補充、銷贓的渠道;以及内部任務的發布,僅有極少數人見過其真面目的月尊。
星尊作為一直主外,負責對接八方使者,也是統籌協調各路寇盜行事的總召集人;反而是各方盜團、賊衆頭領、頭目,接觸最多也最為熟悉的存在;因此他隐有一種明悟,自家怕是難逃這一劫了。
或者說,作為日常“萬裡沙”本部的三尊之一,也是掌管沙城大部分武力,以及各路盜團的協調人;他無可避免會成為,各路進剿的官軍,首當其沖的第一目标;也不由他不親率奮戰到最後一刻。
要知道,他早年曾是河中列國諸侯間,最有名的俠盜“半邊雲”;也是黑白兩道以特立獨行著稱,令人聞風喪膽的奇人;既懲戒過為富不仁、囤積居奇的豪商,也教訓過橫行暴虐的藩家貴族子弟。
甚至,還劫取和綁架過一位橫征暴斂的藩主;而讓他成為身價百萬錢的懸賞目标。
在蜂擁而至的獵士、遊手和義從;乃至是遊俠兒、刀客,甚至是幫會和盜團的追擊下,他還是不免負傷逃亡外鄉。
一度傷勢發作暈倒在荒郊野外。
然後,也因此遇到了此生的最大魔障和克星,那位“玉小娘子”。
那是他此生最為美好,也最是刻骨銘心的一段時光。
然後,他就被暴怒的女方家長被捉住了現行。
作為能夠與心許之人在一起,并且換取自身官方寬赦的最後一點指望;他受命成為了潛入萬裡沙,并伺機傳出消息的内應之一。
以過往在黑白兩道的名聲作為賭注,他很容易就被納入了萬裡沙中。
又花了若幹年的時間,一步步的取得信任和積累功績,成為了常駐本部的頭目之一;最終也混到了前代星尊的心腹身份。
并且,因為成功襲擊了某支進剿官軍的将領,而得到來自日尊的單獨召見。
然而,這次召見卻成為了他最大夢魇和心病;帶着太陽星君面具的日尊,不但當衆揭穿了他的身份;還為他帶來一個殘酷的真相……當他親眼看見山盟海誓的玉小娘子,嬌膩躺在嶽丈懷中那一刻。
曾經身為俠盜的“半邊雲”就已經死了;随着識人不明的前代星尊,一起死在了來自月尊身邊方士的咒殺術下;隻剩下一個面部嚴重燒傷、修養多日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