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但是等待他們的,則是被押解前往王國境内後,在各處礦山、采石場、鹽場和伐木場,嚴厲監管之下,承當繁重勞役的将來。
但也有少數人被當場宣布釋放。
他們往往是出身較低,或者源自貴族的私生子,卻能夠盡量約束部下,保持相對軍紀的例子;因此被當做某種程度上,踐行騎士美德的榜樣,特别賜予自由和名譽。
不但準許他們在宣誓,不再主動對抗王國之後,攜帶武器和财物離開,并且還能夠指名帶走一些,戰場僥幸存活下來的部下。
當然了,王國釋放他們也不是為了做好事,而是讓他們回去攪亂地方。
因為,反抗軍的戰敗加上事後的處決,足以讓好些個地方貴族,出現家門延續的斷代;比如當家家主和男性繼承人的缺失。
他們大多數人回去之後,不可避免會陷入到,争奪家族産業的紛争當中。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不由他們不得不品嘗。
就算其中某些人,不想參合或是為之争奪;但是作為被單獨釋放回來的私生子,或是庶出的子弟,也不可避免會受到猜疑和嫌棄;乃至被針對和排擠。
這時候,他們帶回來的武器和部下,就自然而然成為了,用以自保的手段和憑仗。
然後一旦争執起來,不要說繼續組織武裝,召集民衆來對抗王***;就連保持地方的安定和平穩,都很難做到了。
而在其他的地方,王***又會以少量的兵力,圍住一座相對堅固的城堡;然後,設防放過求援的信使,吸引周圍的反抗軍前來救援。
最終,又在聚集起來的援軍面前,放棄圍攻城堡的營地及物資。
然後,這些雜七雜八的地方武裝,很容易就會陷入到,争搶營地物資的混亂當中;甚至連城堡内的守衛也不能例外。
但這時,遊曳在戰場外的機動部隊,數團骠騎兵。
龍騎兵和騎士大隊掩殺而至。
幾乎幾個照面和不同批次的突擊、馳射,就沖散、分割、擊潰了這些雜亂的地方武裝。
然後,撤走的圍攻部隊也去而複還,在反方向完成了對潰亂之敵的包抄。
往往隻需排射數輪就能逼降一大片。
或又是在圍困阿基坦行省之一,朗德省城蒙德馬桑市的戰鬥中;由海軍上校拉費爾率領,八千
名王***和五千名輔助軍,依靠地形建立的堅固陣壘;不斷擊潰号稱數萬之衆,分批趕來的地方民軍。
最終,城内終于按捺不住的守軍,在自稱護國騎士團副團長,吉蒙特子爵帶頭下開門殺出;卻踏入了王***用地雷和其他爆炸物設下的陷阱。
在震天作響轟鳴聲中,上百騎士、騎兵崩做漫天血肉。
而城内的反攻部隊因此士氣崩潰,不顧一切的争搶通道逃回城内。
隻能任由以此為信号的王***,瞬間轉入對城外民軍的全線反攻;将其殺得大敗潰不成軍;在民軍敗亡之後,也是城内投降之日。
而在轉任為兵站總監的揚傑士卡,率領的後線軍隊中,則是另一種戰鬥方式。
由于面對王***的乏力與脆弱,倉促聚集起來的反抗軍,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也終于有人痛定思痛的改變戰術。
不再追求與王***的正面決勝,也不再強行對抗步兵、騎士與火器配合的戰術;開始轉而化整為零的躲入山林野地中,然後,伺機襲擊和攔截落單的王***小部隊;乃至頻繁攻擊道路沿線運輸隊。
因此,在頻繁的襲擾和牽制下,兵站總監揚傑士卡,也采取了源自家鄉的慣用戰術。
在王國相對充沛的人力物力之下,以後方沿線的城市和堡壘建立更多的兵站,每個兵站維持至少一個中隊騎兵。
而在運輸隊伍中,則是采取了鐵闆加固的馬車;一旦遇敵就以馬車組成方形、三角形的小型壁壘,隻留其中一角或是兩角作為開口;然後,等到聖國的鄉土騎兵沖擊時,士兵就以火槍和小炮轟擊。
而輔助士兵則用盾牌,長矛和叉把,堵住留出來的間隙;随隊的民夫用慣用的連枷,拍擊靠近的馬頭和下馬騎兵的頭盔,盾牌背後民軍手臂、肩膀;或是用大鐮刀從車輪下方,勾割傷馬腿和人腳。
而後等到就近兵站的騎兵趕來,車壘内的士兵就會放倒盾牌和支架,裡應外合的殺出擊潰截擊的敵兵。
因此,在類似的戰術逐漸推廣之後,對沿途襲擊不斷的聖國殘軍和民團,構成了很大的困擾。
雖然,他們也曾經設計通過本地人,攻破了若幹個王國兵站,或是設法引出機動支援的騎兵,将其伏擊在荒野當中;乃至彙合數方之力,圍攻并擊破、燒毀一支數百人的運輸隊,但付出代價更大。
因此,僅僅在一個多月之後,從王國到波爾多的古代公路上,就挂滿了伏擊失敗者的屍體。
遠離大路的許多村莊、市鎮和城堡中,更是數月充斥着失去多名的親人,乃至家中頂梁柱的婦孺呦哭聲。
然而,這時已經攻入吉倫特省第二大城市,也是阿基坦的騎士之鄉\/搖籃之一的梅裡桑德。
正在按部就班搜殺城内異類,積累能量儲備的江畋,卻意外接到馴養遊隼的緊急傳報:波爾多被人偷襲了。
根據馴化遊隼帶來的隻言片語,敵人是一支高舉着白底黑色戰斧旗幟的軍隊,更擁有相當整齊甲胄與裝飾的騎士團;在城内鼓動起來的内應,制造的混亂和煙火之下;毫無征兆就突然出現在城市中;
以至于留守的數千王***猝不及防,被分割在了充滿敵意的不同城區内。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