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一十六章 漸變2

首頁
    救人等;也是支使的他這一小隊防阖衛士,算是宮衛六率之中相對可靠的。

     然後時間到了三月份,丁巳(十三日),天後專門在邙山之南祭蠶神,朝廷官員及各州的朝集使,都出席陪祭。

    也算是一種逐步推進的試探姿态。

    這時宮中傳出風聲,聖上有意委以天後代理國事。

     然後,毫不意外的為宰相郝處俊、中書侍郎李義琰為首的群臣所勸止;這也是一個被江畋所預言到的時間點和關鍵。

    因此,太子李弘也難得保持了沉默,既沒有上書,也不許身邊的相關人等進谏。

     然後,就這麼在這麼一片平靜異常中,迎來了他原本注定要死去的四月份;也破天荒第一次以病情加重不宜成行為由,拒絕了來自天後親自主持的,諸多宗室外戚彙聚一堂,敦親會宴的召傳中旨。

     而後,天後廣泛招攬文人學士,如著作郎元萬頃、左史劉之等。

    令其撰寫《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等一千多卷。

    乃至秘密地讓他們參與裁決,朝廷的奏議及各部門的表疏。

     既為暗中分薄宰相權柄之始,也是培養未來篡奪天下的班底之初。

    當然了,因為太子李弘的先下手為強,其中好些人物,已經提前網羅于東宮的麾下;隻要李弘不死,暫時也沒轉換陣營的機會了。

     五月,周王李顯的王妃,因母親常樂公主觸怒天後,被尋罪廢黜,禁閉在内侍省,送給的食物都是生的;由看守觀察她的煙囪是否冒煙,後來發現有幾天不冒煙,打開門一看,人已死去并腐爛了。

     六月,倒黴的是慈州刺史杞王李上金,同樣因為不明緣故觸怒于天後,遂有臣下迎合她的心意,列舉奏報了李上金諸多罪名。

    待到月末時分,李上金因此被剝奪職銜、王爵,貶斥往澧州圈禁監管。

     七月,高宗調整政事堂,任命戴至德為右仆射,又任命劉仁軌為左仆射,兩人都仍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任命張文瓘為侍中,郝處俊為中書令;李敬玄為吏部尚書兼左庶子,仍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待到高宗的千秋誕,東宮獻上的三件禮物轟動一時。

    第一件就是一套天球模型,及與配套大地的概覽圖輿;第二件,則是東宮奉禦孟銑,所奉上的《風疫菌毒說》,以及一套專門微觀其害的器具。

     而第三件,則是一隻可以帶着人和活物點火升空,高懸天際數個時辰的巨大球體,以及垂落而下的橫幅标語。

    最直接的結果,據說是從此開始,高宗日常飲食供奉大幅調整,轉為清淡利口了許多, 其次,是太子李弘以東宮臣僚的名義一緻提出的,請求朝廷增兵穩固安西四鎮,鉗制吐蕃和隔斷西突厥十部的奏疏;附錄中還有一份曆代的西域商路,蘊含着重大利益和潛在影響的全面利弊分析。

     相比之下,在推陳出新在京畿的文抄《古聞今要》上,所提出的三代之治/義利天理的真僞之辯;反而被掩蓋了過去;一起被掩蓋過去的,還有數十家投寄在東宮名下,正在路線投産的工礦作坊。

     以為聖上慶生獻禮為名,位于長安與洛陽之間,由數十座壁闆信号塔,所組成的傳訊線路,已經投入了試運行;天氣晴好的白日裡,從東都到西京之間的簡易信号,隻要大半天時間就可輾轉而至。

     另一方面,在皇城大内以北的禁苑内,太子李弘還命人還修建了兩條,鋪木箍鐵的實驗性馬拉軌道。

    一條向東通往數十裡外的沙苑監,另一條越過渭河專門搭建的橋梁,通往渭水以北的鹹陽縣城。

     當然了,在如今的東宮名下的各色事業和人員,已然是日新月異一般的膨脹了至少數倍。

    尤其是今上在心懷快慰之下,剛剛頒下内旨,将廣州等多處沿海市舶使的收益和權柄,也轉交給東宮所屬; 隻要派出可靠的人手,稍加進行整頓和調整經營結構;擁有皇家指定采辦和專營權的市舶使;完全就可以成為東宮,一個新的利益增長點,和源源不絕的大宗進項來源;甚至可獲得一些稀缺資源。

     所以,當下的形式看起來,不是一般的好,而是一片大好;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太子李弘必須好生生的活着;并且堅持到唐高宗因為風眩症(高血壓)挂掉,名正言順的接掌皇位時候…… (本章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