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争奪水草山林;相互間也不乏大大小小紛争,乃至長期延續下來的矛盾沖突。
而作為被塞外諸侯、邊藩,世代馴順下來的大部分牧帳中;同樣也不乏一些生性愚頑散漫,或是桀骜不馴的少數;想要擺脫和推翻邊藩的約束和管教,屢屢掀起騷動變亂,逃入瀚海、沙碛為匪宦。
身為朝廷權威的一份子,巡邊禦史若能成功調停期間的矛盾;或是阻止一場,這些邊藩之間的沖突;甚至調兵平定一場動亂。
在具體政績的考評和官聲、資曆的積累上;也是重要的加成選項之一。
另一方面,位于瀚海、大沙碛與鹽澤邊緣的夏綏延各州,同樣也是一個礦産豐富、工坊發達。
商旅往來頻繁的相對繁茂之所。
比如,夏州有規模很大的皮革、毛紡加工業,綏州有十多處的煤礦坑。
就算是延州也有圍繞着地斤澤的采鹽業,雖然不是可以直接食用的淨鹽;但是提取過濾之後的産物,卻是制作染料、生藥、火藥的重要成分。
參與其中以此為生的人口,幾乎占據州府的小半戶冊。
此外,還有當地相當興盛的羊馬市和季節性的馬球、競逐諸多賽事,因此,作為巡邊禦史的地盤,并不算是什麼窮鄉僻壤;反而算是邊地上一片人口密集的繁華區。
作為巡邊禦史,也能從中受利。
甚至未必要他主動做什麼,就自然有人巧立名目禮送上門;也不是為了徇私枉法或是開方便之門,隻求在他面前混個臉熟和變相結好一二而已。
雖然未必是非法生意,但巡邊禦史想要查辦太簡單。
因此,更多是對方想要籍此拉近距離,摸清這位新任巡邊禦史的品性和嗜好,趨利避害的避免踩雷,以至被額外針對和刻意找麻煩,或者隻是在照例打點過其他人之後,純粹為自己求個心安而已。
故而,就算郭崇濤想要有所建樹,也足足用了一年多時間的暗中觀察和四出走訪,才在相對的證據齊備和準備充足之下,突然出手拿下夏州城外的某處沙盜銷贓窩點;又籍此順藤摸瓜深入地斤澤。
幾乎是身先士卒的帶人,突襲了長期隐藏在鹽澤内的一個大型沙盜據點;殺獲百餘匪類無一逃亡。
然後又繼續封鎖消息,以此為誘餌放長線釣大魚;相繼誘來捕殺了好幾批投奔的亡命、匪類之屬。
更是因此抓住了,活躍于安西北庭之間,金山(新疆阿爾泰山脈)南北的廣袤不毛之地;大名鼎鼎的七大寇之一,大型馬賊、沙盜團夥的聯合——萬裡沙;一名重要聯絡人,别号“判官”的存在。
結果這也招緻了他,生平最大一次的危機和兇險。
在被收買的内賊出賣和設計下,郭崇濤正在綏州境内巡視一處,素有争議的草澤時;突然遭到了數以百計的沙盜襲擊;而他身邊隻有數十名官健。
雖然,這些官健毫不猶豫的策馬迎戰,與出現的沙盜厮殺做一團;但在裝備器械上都明顯遜色一籌。
隻能拼死護送着他一路且戰且退;以損失大多數人為代價;将郭崇濤送進了一處就近小戍壘中。
按照國家的軍制,邊地的常駐武裝序列,分為軍(使)、城(守捉)、鎮(将)、戍(主)四等;而因為相對的太平日久,這處小戍壘中隻剩下編制一半的十多名老弱,再加上七八名親從、官健。
點燃了告警烽燧的同時,也迎來這些“沙盜”的全力攻打;依靠戍壘的防禦一直戰鬥深夜時分,戍壘内僅剩一小半站立之人。
這時,這些“沙盜”也似乎有些不耐,而開始有人服下一些特殊藥物。
轉眼間在月下化作了尖牙利爪,無謂傷痛、力大數倍的人形怪物;而争相攀爬上了狹隘的塔型戍壘。
但這時郭崇濤在京城遭遇和經驗,變相挽救了所有人;在沾油點火的撓鈎和叉槍的頑強抗擊下。
背靠背躲在戍壘頂端狹間的他們,堅持到了天色發白的時刻,也等到了遠處馳騁而來的大片火把……突然間,車上提示的響鈴聲,打斷了郭崇濤的回憶,卻是已一路長驅抵達了東甯府的天興城外。
而在用來恭迎朝廷使者的南門樓外,已經被徹底的清空出來,并用清水将石鋪的地面沖刷的光淨明亮、一塵不染;在門樓下擺上了香案、彩表和鮮花紮成的門邊裝飾……以及一群朱紫青藍冠服之人。
正是代表通海公室配下,前來迎接的三管四領為首的内官世臣,還有各地的分藩、下臣、藩士、官吏、領民百姓;濟濟彙聚于城下,怕沒有上萬人之衆。
而在拜領了上使旗牌後,官車才繼續入城。
而在城門内側,又有許多早已等候在此,身穿黑光铠或是鐵鱗甲的騎從健兒,加入到了作為使臣儀仗的隊伍中。
但郭崇濤也同樣注意到,這些清道前驅的儀仗健兒身上,同樣不乏殺戮的彪悍之氣。
個别人的臂彎和肩膀、頭頸出,還有相當新鮮的疤痕;顯然是最近才養好的結果。
這也讓他意識到什麼,頓時回憶起之前路過東都,意外在回洛館内見到師長周邦彥,進行的短暫會談和面授機宜。
按照内部提供的消息參詳,似乎是在當代通海公室中,因為世子長期身體不好,公室主又疏于理政之故;不久之前發生了相當隐秘的内亂和紛争;導緻了大批的家臣和内官,被清洗和撤換的結果。
因此,現如今是公室當主卧病不能視事,世子長年在内宮長生隐修不出;内宮的權柄落入容華夫人沈氏之手,而世子東府則是由新納的沈妃主持;因此現如今的公室局面,就是大小沈氏姑侄維持。
按照當初的宗藩盟誓,朝廷固然不能随意介入,六大公室的内部事務;但他作為朝廷權威的代表,同樣也有義務搞清楚,在當代的通海公室之中,是否發生了外姓竊奪權柄,威脅宗嗣傳承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