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十八章 推進

首頁
    随着在丘神績身上所打開的突破口;太子李弘也再度以監國身份,對留守的下中書門下發出堂貼。

    一方面開始在長安城内,開始搜捕丘神績昔日的同謀,也是一些破落勳貴和家門庶流出身的子弟。

     他們往往在南衙十六衛相關的勳、翎、策,五府三衛;當任中層軍官或是下層将校的職位;同時因為家門的淵源,随之上任的還有數量不等的護兵、家将之類成員,前後牽扯出來足足有二十多人。

     千萬不要小看隻有這點人,再加上他們的護衛、家将,就足以掌握和控制各自配下,一旅或是一團的士卒;再适當的加以蠱惑和許諾,就可以驅使他們在京中拉起上千,乃至數千人的人馬來作亂。

     而丘神績也隻是其中,位于京畿道數十個軍府中的暗子之一;如果不是這一次因為十二殿下遇襲,而被倉促發動起來前往支援/善後;隻怕還沒有那麼快被暴露出來,還有這麼一張暗中羅織的網絡。

     而作為這張以互通聲氣,互助為名的網絡重要節點,也是日常為這些家門破落、庶流出身的将校,暗中提供财帛和物資資助的關鍵人物;也很快随之被牽扯出來,卻讓負責追查的知情者大吃一驚。

     因為,與預計之中的武氏宗親大相徑庭;對方也是一名世家子弟,時任殿中監的鄭敬玄。

    他不但出身荥陽鄭氏的連山房,與太常少卿鄭休遠屬同一脈,更是高祖李淵第十八女——千金公主的驸馬。

     從輩分上說,算是今上的姑父,太子李弘的姑祖輩;因此,當這條線被牽扯出來之後,鄭敬玄已經搶先一步,以供奉祭祀之物為由,前往東都述職去了;也暫時脫離了太子李弘的控制和職權範圍。

     另一方面,太子李弘則是以監國之名,派出相應的東宮使臣,開始以備荒的理由檢查,京畿道内諸軍府的衣糧儲備和諸番供給情形。

    結果,當即也查出了若幹暗中虛冒、克扣、虧空和挪用的弊情。

     當然了,正所謂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道理;自貞觀、永徽以來,雖然邊地不乏烽火綿連;但是作為都城肘腋的京畿、關内道,早已經承平數十載,武備松弛、積弊橫生,也并不算是稀罕事。

     關鍵是東宮在如何不觸及二聖的忌諱之下,變相的擴大在軍中的影響力,乃至獲得潛在援力。

    首先,那些被限制和打壓的勳臣不能走的太近;宿衛萬騎和羽林軍;南衙十六衛的在任将領也不能碰。

     于是,整肅京畿、關内軍府,順便赈濟那些窮困的府兵家庭,就是一個很好的介入點。

    事實上,自從永徽年間開始,因為太平歲月随興起的土地兼并,就已經開始侵蝕和影響,國家府兵體制根基。

     依照大唐開國的制度,府兵世代領有國家授予的土地,而不用征稅和服徭役;但必須每年抽出一到數個月,警固邊關和城邑哨壘名為上番;如果爆發戰争,府兵還要自備兵甲,前往所屬諸衛報到, 因此,各軍府中早有失地府兵逃亡。

    也正因為如此,抑制京畿、關内的土地兼并,整頓和恢複各個軍府的員額;屬于當代最為政治正确的事情。

    之前隻是沒有這個心思,也沒有足夠的決心去進行。

     而當自覺所剩時日無多太子李弘,決意全力推動此事之後,負責輔佐監國的幾位留京宰相,也幾乎沒有公開拒絕的理由,頓時就在京畿境内,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影響和聲勢,一直持續到開春時節。

     這場軍府的清查整頓,才因為諸位宰相共同進言春耕在即,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為由;而暫時停歇。

    期間被罷免撤換官長的軍府多達七處,更有上百将校因此受罰;反是丘神績所部昭應府最為規整。

     因此,太子李弘也不免起了愛才之心,雖然順勢罷黜了丘神績的折沖都尉;卻又在事後将其軍籍,歸入東宮十率的右監門率,以白身戴罪暫領司戈之責。

    随着開春一起到來,還有源自東都的敕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