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七章 随響

首頁
    待到江畋回歸東甯府,之前大部分的塵嚣都已經落定;東海大社最高理事會也改選完成。

    容華夫人所代表的公室,也成功拿下了其中兩席位置。

    不要看這兩席,東海大社的最高理事會隻有十二席。

     這是擁有最終表決權和無限制監督權的常任十二席;此外,還有三十六席的旁聽和提議、次級表決權,十年一輪換的非常任理事;也是東海大社日常運作的執行者和負責人中,能夠達到最高層次。

     因此,十二席的常任理事,并不管理東海大社具體事物;而更多是代表各自的勢力,相互之間進行利益交換和妥協,或是發揮監督和制約職能;比如指定或彈劾相應的人事變遷,委派巡查和監察。

     公室能獲得兩席,無疑獲得更多利益交換的籌碼和資源;再加上新洲等地常任理事,天然傾向公室的立場,無疑在最高理事會擁有更穩定,也更大分量的主導權。

    因此,沈氏很快推動通過新議案。

     就是以最高理事會公開發表一個決議,再度強調了東海大社決不允許直接參與,東海諸侯藩家繼立更替的内部矛盾,或是相互摩擦沖突的紛争中;并重申東海大社,始終優先尊奉朝廷旨意的立場; 當然了,這隻是代表東海大社官面上,一個明确的态度和正式立場;但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在暗中自行其是,或是陽奉陰違的行舉。

    畢竟,東海大社所代表的實力背景和利益趨向,實在是太過複雜。

     其他的不用說,光是在公室勢力範圍和影響力之外,中土各地的各種業務分支和常設門面,就多達數百處之多。

    而就算是公室,沒有合适的理由和契機,也不能對東海大社的分支,直接發号施令。

     而需要通過最高理事會達成的決議,依靠東海大社内部既有的多年運作流程,進行深入的調整和糾正。

    因此,這個老調重彈式的決議,重點在于為最高理事會内的公室派系,提供名正言順的理由。

     來限制、削弱和打擊那些,私下想要利用東海大社的資源和渠道,在天象之變導緻的天下紛亂中,妄圖做點什麼的陰謀團夥和野心家;乃至可能站在他們背後提供支持,源自寰宇海内的諸侯藩家。

     這樣,一旦有哪個海内藩家,露出了涉嫌其中的蛛絲馬迹;就可以通過東海大社的渠道,有所察覺乃至進行封殺。

    如果敢于公開反抗,就可以啟動當年封建盟誓的條約,号召外藩諸侯“共擊之”。

     自然了,也許并不能徹底禁絕和消除,但卻可以籍此将其趕到地下,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無法獲得公開活動的身份和便利。

    同時對名正言順的提升公室權威和影響力,無疑也是大有裨益的。

     當然,相比正在進一步推動自查和巡查,進行内部糾正的東海大社;夷州大島上的藩臣士民百姓,則更多關注的是公室相關的一樁喜事。

    由公室世子迎娶堯舜太後的親族,京兆沈氏之女為側夫人。

     同時還順帶以沖喜為由,冊封庶母容華夫人收養的一雙姐妹,為東府側近第六等的奉儀;因此,雖然隻是迎娶側夫人/左淑儀的婚儀,而不是世子大婦/正室夫人的規格,但依舊被籌備的十分熱鬧。

     不但照例給各州縣鄉裡、藩邸之臣,凡六十歲以上的老者賜下酒肉;又赦免部分輕罪之囚,減免監管勞役的刑期若幹;派人傳達東海諸侯外藩以為共喜。

    雖然不用專門遣使道賀,但也要回禮饋儀。

     與此同時,這個結果也讓公室所屬一些藩臣,多少感受到了一種風向和味道。

    因為世子迎娶的京兆沈氏女,與現任公室主的側夫人沈氏,無疑是同宗姑表親;冊封的一對奉儀姐妹,也是出自沈氏。

     因此無論如何看起來,沈氏以庶母之身繼續專主後宅,及其掌握公室附帶産業的地位,不但是無可動搖;還有可能借助世子身邊的妃妾,繼續在下一代的公室之主當權時,發揮影響力和維持權勢。

     所以,身為公室重臣的三管四領,也在群臣洶湧的托請之下;開始派出心腹子侄,暗中遍訪與内外藩屬、世臣、藩士之家;收羅正當妙齡的女子身籍畫像;乃至派人遠赴前往新洲、扶桑、海東…… 隻是為了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沈氏一脈外戚/妃妾專權的可能性。

    當然了,就算江畋得到了其中的内情,也隻是對此莞爾一下不可置否。

    因為他此時更關心的是,正流行在夷州大島上的一個傳言。

     内容大體是說,早些年久為露面的公室世子,乃是獲得高人指點前外海外遊學/修行去了。

    因此,不但解決了早年體弱多病的根源,還得以獲得了超凡的手段;在此期間,公室有奸黨内外勾結作亂。

     不但暗中毒害了當代的公室之主,還以妖孽冒充世子,迫害和驅逐公室内的忠臣義士,聚集奸佞小人為爪牙,頒布了諸多倒行逆施的敕令;所幸容華夫人和公室忠良,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