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泊中心最大的一條三層河船上。
雲夢賊的首領之一史良棟,也在滿心焦急的等待着什麼;因為,他這次冒着莫大的風險和幹系,潛入江陵城附近執行的任務和目标,居然一個都未能夠達成。
比如與另外兩方暗中會面的約定時間已過;但無論是神秘的幕後贊助者,還是來自江陵城内的代表都沒能現身。
反而是江陵城内傳出緊閉八門大索全城的壞消息,他派進城内探察的人手也困其中。
作為活躍在雲夢大澤中的最大一股勢力,名為七十二連環塢的存在;早年最為強勢和鼎盛時,曾經擁有上萬名的各色手下,而長年仰賴其過活的外圍成員和關系人等,更是多達數倍、十數倍于此。
而負責對外交涉和溝通往來的史良棟,無疑是其中重要成員之一。
他的曾曾祖父輩,甚至可以上朔到七十二連環塢的前身,被官軍剿滅之前的先代老雲夢賊出身;因為在外銷贓而躲過一劫的成員。
所以在私吞了贓款之後,在周邊縣城老老實實蟄伏下來,娶妻生子做了十幾年的良民。
然後又在朝廷逐漸放棄了雲夢大澤之後,重新糾集了一班鄉黨、鄰人深入其中重建據點,再度做起不法營生。
因此,在七十二連環塢的初創者中,史氏也俨然占據了一席之地。
在史氏最風光時甚至通過地方上的牽針引線,代表七十二連環塢與官府中某些人,達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以換取長久共存。
畢竟所謂的七十二連環塢,其實就是藏匿在雲夢大澤中,諸多聚集了不法之徒、流亡者的據點統稱。
除了以不法勾當謀利的訴求之外,大多數人已然沒有了先代雲夢賊那種,正面挑釁朝廷的沖動。
不管是諸位塢主,還是共推出來的幾位首領,基本都接受了這種現狀。
就連史良棟都本以為,隻要在官軍定期進剿的過程當中,交出一些無關緊要的流人,就可以将這種局面天長地久的維系下去。
然而,就在數年之前所有的事情,突然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先是南邊的水路上有人找到了諸位首領,暗中許下了可觀的利益,換取他們長期輸送一些違禁之物。
然後又有江盜接二連三投奔過來。
随着七十二連環塢的實力日益膨脹,俨然無法再蟄伏下去;待到幾位首領當中,有人覺察出事情似乎變了味,而想要罷手和叫停;卻毫不意外的死于非命。
然後,就是一場短促而激烈的内部沖突。
最終死去兩位首領的排位,也順勢被那些外來勢力的領頭人取而代之。
而史良棟雖然因為奔走在外,而暫時躲過了這場風波,但也無力改變這種局面了。
反而他被其他首領們重新委派一個新任務。
作為雲夢賊/七十二連環塢的代表,破天荒的離開熟悉故土前往北地,會見某位擁有巨大利害關系的潛在合作者。
然而,也不知道什麼地方出了差池,他在北方活動好幾個月,都沒能夠見到對方。
反倒因手下在行院中酒醉上頭,與人争風吃醋洩露端倪;累他被刑部的捕吏給盯上了。
雖然其他的部屬設法買通消息在半路營救,但還是出意外功敗垂成;幾乎死傷殆盡,他也被關入東都刑部獄。
這時候,他的身份也無法再遮掩下去;曆經了嚴刑拷打之後,史良棟幾乎供出了所知道的一切。
但這似乎也成為自覺必死的他,意想不到的轉機。
總之他最後逃出來,并帶着某位貴人口信回來了。
但輾轉回到雲夢大澤的史良棟卻發現,七十二連環塢還是那個七十二連環塢,但是原有的幾位資深首領,都已“退位讓賢”;位于實力排行前列的幾大塢主,也更換了人選;雲夢澤已完全變天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事實上雀占鸠巢的這些外來人,不但沒對他下手;還委任他為明面上的第五位首領,專門負責對外聯絡和打探消息之責。
而在對方的手段面前,他既不敢拒絕,也不敢乘機逃走,
因為站在這些人背後的存在,不但擁有駕馭和驅使妖魔的能耐,還能将普通的人畜,通過秘法轉化城人不人、鬼不鬼,卻兇性異常的短命玩意。
很多試圖反抗他們或是逃走之人,都落得凄慘下場。
直到那場天象之變後,雲夢大澤内也持續發生難以描述的劇變;以至于作為秘密本部的赤泊塢,突然失去了聯系。
附近好幾個塢的人畜魚鳥,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異,甚至有塢堡遭遇頻繁襲擊。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