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九十五章 略變

首頁
    而在洛都的皇城大内(紫薇城),一身深紫大科(大團花)绫衫,折上頭巾,九環帶,六合靴,顯得端重清逸的當朝太子;也在一衆陪臣的簇擁之下,西向穿過飛香殿、流杯殿、大儀殿等宮殿群落。

     隻是當他最終來到了皇城西北,陶光園内九州池畔的山齋院時;身邊就隻剩下了最後兩名随侍的宦臣。

    而在内官輕柔的傳報聲中,太子殿下也獨自踏上了長台階梯,來到了院内最大的宮殿建築中。

     而在燈華璀璨的殿堂之中,隻有一個略顯矮胖卻氣度巍峨的身影;靜靜的背手肅立在高大的長幅人物壁畫面前。

    隻見太子恭恭敬敬的并手鞠身行禮道:“父皇,夜深露重,還請千萬禦體保重……” “……”然而,大唐天子卻是頭也沒回的呵呵一笑,笑的太子有些後背發麻才道:“吾兒真是孝心可嘉啊!不過朕已在位二十七八載了,保重不保重其實也無傷大雅了;不是還有你這好大兒麼?” “父皇言重了……父皇嚴重了。

    ”然而太子聞言卻是越發汗流浃背:“您正是春秋正盛之際,萬事大有可為之際;何況勿論國家法度,曆代祖宗自有例制,兒臣怎敢僭越分毫;唯有以孝事親爾。

    ” “好個國家法度,曆代祖宗自有例制。

    ”大唐天子依舊沒有轉過身來,自然也看不到他真實的表情,卻突然盯着面前一副先代君王,起居生活的大幅壁畫道:“其實寡人最敬佩的,還是玄廟啊!” 在這副高達兩丈有餘的群像和場景壁畫上,赫然是創造了開元盛世的堂唐玄宗(李隆基),在南内(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上,接受群臣及廣大士民朝拜的時代風貌。

    然而,天子又繼續開口道: “當初玄廟,也不過是區區一介宗室閑王之身,卻以王府數百親從、家奴和内苑工匠,輕易翻覆了獨斷朝綱,一手遮天的韋後/武氏一黨;将睿廟推上了尊位,這是何等令人神往的膽魄和心懷啊!” “……”太子聞言卻是面露困惑和不明所以的連忙應聲道:“兒臣惶恐,兒臣亦是以列祖列宗的功業為念,願輔左君父……” “三郎也無需惶恐,朕也沒有苛責之意;隻是老來夜裡越發難寐,正好幸遊至此突有所感。

    ”然而天子卻是背對着他輕輕擺了擺手:“畢竟,玄廟能夠成事,終究還是應了天時地利人和之故;” “無非是韋氏一黨專權亂國不得人心,早已衆叛親離、内外鼎沸了;因此,玄廟乘勢而起時,勿論羽林屯門,還是萬騎飛健,或是南衙諸衛;要麼景從,要麼做了壁上觀;這才成就了景龍易鼎。

    ” “寡人已經老了,不免也面對列祖列宗,要胡亂想的多了。

    ”說到這裡,大唐天子突然就轉身過來:“倒是我的好大兒啊,日後維系帝統傳續和天家權威不堕,就要指望你了啊……” 然而,當滿臉悲傷與恭順的太子,退出了山齋院之後;卻在九州池畔的一處空曠處,突然間停了下來。

    随即,從附近的水榭中冒出一名摺衣宦者,而身邊跟随的内侍,則是自發走到兩旁權做警戒。

     “陳阖門,你是田公最得力的假子,也當下有幸侍奉禦前的側近人,孤就問你一句話。

    ”太子滿臉清冷微凜的問道:“聖上的身體近況如何,難道真的已經到了,無法再長時間視事的地步了麼?” “回君上的話。

    ”全身消瘦而眉眼細長的陳阖門,低眉順眼的小心回答道:“根據幾次例行的内診,聖上始終隻是小恙而已;隻是有好些日子,都不再臨幸妃嫔,說是要按照養生法節欲修身……” 與此同時,連夜沿着直道一路長馳的江畋,也回到了長安城西南角的地下本部。

    然而,在時隔一個多月(另一個世界的數年)之後,位于地下空洞的本部内顯得更加忙碌,也更加的熱鬧非凡了; 不但作為模拟訓練的城坊廢墟内,又多了好些個新建的建築和設施;就連四壁上同行的廊道和開口,也明顯增加了一些。

    這也代表着昔日被封閉起來的地下空間,又因需要得以陸續啟封了一部分。

     在被擴建的訓練場内人聲鼎沸,正在訓練着數以千計的新兵;這些僅有少數皮甲和布面甲的士卒,時不時被隐藏在複雜建築和廢墟中,剪除爪牙并栓上束縛器具的異獸,給相繼撞翻、撲倒在地上。

     但是,同樣也有一些渾身肌肉泵張,或是體型精壯的士兵,站在高處監視着現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