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觀前
因此,再加上本地的城防守備隊,以及城内二十萬常住居民,所着征調和募集而來的市民義勇隊。
如今集結在奧爾良城内的勃艮第王朝軍隊,在賬面數字上已達到其所宣稱的五萬之衆,
相比之下,經過在南方各地的一路轉戰和征程過來;波利娜麾下的海外軍團士兵,已經積累了相當程度的損傷;哪怕得到了沿途城市守備連隊,和鄉鎮自衛團的補充,也不過三萬四千人。
但是,在兵臨城下的海外軍團面前,數量優勢的王朝軍卻是基本喪失了,主動迎擊和尋求決戰的勇氣;隻是清野堅壁式的摧毀了,城郊所有可以被利用的村莊和居民點,就躲入城牆背後。
這一方面是,大元帥孔泰親王的在西北諸省的全軍覆滅,讓奧爾良親王梅赫倫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是之前波利娜率領的海外軍團,在王國南方和中部一路征戰無數,所打出來的赫赫威名;
無論是新老王黨還是舊貴族,毫無政治立場的地方割據武裝;嘯聚一方的匪類、寇盜。
甚至是成群結隊湧現出來的異類,都毫無例外的被火槍大炮長矛所組成的軍陣,徹底粉碎和碾壓殆盡。
而身為奧爾良親王的梅赫倫,能夠當任中央大區的大督軍,卻并不以擅長軍略和戰争經驗豐富着稱;而是因為他身為勃艮第王朝的王室成員身份。
但彙聚在他麾下卻是王朝七拼八湊的軍隊。
既有追随前王國大元帥莫蒂勒,建立了救國同盟政府,又在内亂和分裂中,投降了王朝佛蘭德斯軍團殘部(諾曼底軍團);也有來自尼德蘭高地附庸諸侯的荷蘭公國等仆從軍(加來軍團)。
而作為重要援軍的皮卡第軍團,更是由行省當地的大小小貴族,所自發征募的二十幾個民團所構成;堪稱是嚴重的良莠不齊。
而本地征募那些從未上過戰場市民義勇軍,就更是個笑話了。
因此,真正能夠作為奧爾良親王梅赫倫主心骨,也隻有王立第九兵團的五個團,約四千三百名正規軍;以及二十多個連的城市守備隊(5000人)。
還有一千名先行抵達的阿瓦爾雇傭騎兵。
所以他斷然壓制了一切主動求戰的聲音;而竭盡全力的發動城内居民,讓每個家庭都參與到加固城防的勞役當中去。
除此之外,他還竭力收集了城内所能找到金屬,趕工鑄造大炮和炮彈。
并将其布置在所有的城門周圍,不分晝夜的點火待命;又在幕僚的建議下,讓親王衛隊和家族新組建的騎士團,在這些關鍵位置充當變相督戰和預備隊,防止可能來自敵軍超凡力量的突襲。
因此,當一身軍裝筆挺和绶帶的波利娜,在衆多部屬簇擁下抵達,城西盧瓦雷河畔時;見到的就是這麼一座,城牆上遍布宛如違章搭蓋般,林立着塔樓、哨台、木棚等各種防禦措施的城市。
….
而城頭上的守軍見狀,更是迫不及待的點火發射了,隐藏在城垛内的大炮;用一陣陣的煙火轟鳴,和時不時濺落在河岸不遠處的道道渾濁水柱,來表示某種意義上的強烈「歡迎」和威懾。
然而,哪怕一發亂飛的炮彈,在附近濺起的水花和泥濘,已經打濕了身邊擎旗衛兵的褲腳;但是波利娜依舊是波瀾不驚,眺望着城牆上奔忙的慌亂動靜;從容自若的對着部下評估對方表現。
畢竟,自從在阿非利加的諸多海外行省征戰下來,她早已經對這種事情習以為常了。
其中最兇險的一次不過是陣前談判,一群預先藏在沙子底下的部落伏兵,乘亂從她的衛隊内圈發動襲擊。
然後,被她親手用刺劍挑翻了好幾名,沖到身邊的襲擊者。
還有就是一度深入追擊撒哈拉沙漠,遇到突然發生的小
型塵暴;暫時吹散了她的部隊。
然後被一隊越過沙丘的貝都因騎兵包圍。
但是,當其他部下迅速聚攏歸來的時候,卻發現僅存的衛兵幾乎死傷殆盡;而在滿身染血的波利娜身邊,躺倒一圈駱駝騎兵;更有幸存敵人高喊着聽不懂的語言,驚恐萬分的紛紛轉身就逃。
還有一次在接受來自努比亞地區,信奉古典基督教的瑙巴提亞國大酋長招待時;她輕松捏碎了一把,号稱是大馬士革鋼的寶刀,而震驚在場來自穆庫拉國和阿爾瓦國的使者,迅速達成協議。
更别說,在以護送蘇蕾姆小公主歸國為由,進軍東部黎波裡尼亞的哈夫林王朝時;在都城黎波裡塔尼亞城外的宴會上,遭到了僞裝成肚皮舞娘的西卡刺客襲擊;赤手空拳的将其活活打死後。
幾乎是從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