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七章 長驅

首頁
    最終,自由軍武裝遊行般的北上征程中,所爆發的第一場戰鬥;卻是在(勃艮第)大王冠領的首府第戎城外。

    因為,這裡可以說是起源于此的勃艮第家族影響力最為深厚,舊貴族最為富集的區域。

     因此在這裡除了本地貴族聯軍,還聚集了來自鄰近香槟行省和阿登行省的諸多民團,以及另一處弗朗什——孔泰親王領/大王冠領的援軍;組成香槟、阿登、孔泰和勃艮第四個軍團,号稱五萬之衆。

     然後,由圍繞着古老的第戎城,這些北方王朝陣營的軍隊,又依靠地勢、窮盡地方民力建造了許多的堡壘,以為城防上的呼應和護翼;并且讓香槟、阿登、孔泰三大外援軍團,分駐東西南三面。

     而在城市北面就是地勢險要,難以迂回翻越的科多爾高原。

    這樣隻要其中一方遭到攻擊,就可以同時得到其他方向上的策應和支援;一旦在戰鬥中糾纏和相持不下,就會遭到城内勃艮第軍團突襲。

     而這就是自由軍剛剛抵達第戎城附近,在一場遭遇的前哨戰中擊潰數百名,試圖埋伏在山林中半道突襲的民團後,從幾名本地貴族出身俘虜口中;所輕而易舉得到的當下基本城防布局态勢。

     另一方面,因為這裡是勃艮第家族的大本營和老巢,也是保守派和舊貴族勢力最為濃厚的地區;因此在五月風暴之後,曆任王國政府更疊中,雖然地方上也起了一些波瀾,但是都很快被迅速撲滅。

     因此,無論是那些地方興起的自由派、共和派、憲政派還是宣誓派,或者幹脆就是雜七雜八訴求的小政治派系;都被乘機吞并掌握了當地大王冠領的勃艮第家族,所殘酷的鎮壓和剿殺、清算殆盡。

     而在行事最為激烈時,勃艮第家族以為血月慘案中的王室報仇為由,幾乎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政治犯和嫌疑分子,被送上絞刑架或砍頭台;甚至連一些曆史悠久的貴族家庭、名望人士也不能幸免。

     因此如今的第戎城内,除了一些商人的隻言片語之外,自由軍也嚴重缺少合格的情報來源和消息渠道。

    隻知道身為四大軍團總帥的,就是勃艮第王朝之主,查理一世的弟弟孔泰親王路易·約瑟夫。

     當然了,雖然第戎城内的消息很少,但是關于這位私生子出身的孔泰親王路易·約瑟夫,早年相關的轶事和傳聞就為數衆多了。

    比如,上一代勃艮第大公爵的私生子衆多,路易·約瑟夫隻是其一。

     但是,相對于那些被安排進入修道院,或是成為地方教堂主教,或是過繼給下級貴族,乃至成為家族封臣、附庸領主的私生子女們;這位私生子路易·約瑟夫的經曆,就要更加豐富和複雜的多了。

     他很早就在離開轉為貴族子弟設立的王立榮勳軍校;然後卻糾結了一班同伴,在國外充當起雇傭軍來;長期轉戰和活躍在西帝國和東方遊牧汗國的戰場上;因此當他被召回家族時帶着一支傭兵團。

     也因為他帶來的這支傭兵團,大大緩解了家族的壓力;因此在前代公爵的臨終見證下,他也被追認為家族分支成員,授予“羅貝爾”的姓氏。

    後來王室滅絕的血月事變之後,五大公爵進入首都。

     但是短暫的五大公聯合執政,最後卻催生了慘烈的政治謀殺和侵軋,最後又演變成為在首都大區的持續内戰。

    而剛剛繼任勃艮第大公爵的查理,也在首都的亂戰當中,因為戰敗而失去了聯系。

     消息傳回到第戎城之後,勃艮第家族内部也發生了動搖和混亂;但是正是這位掌握了部分家族武裝路易·約瑟夫,主動站了出來堅定支持了宗家;并狠手鎮壓來自家族其他旁支的野心和躁動。

     然後,又率領家族留守的私兵和附庸騎士,在大王冠領内不斷的東征西讨,陸續擊敗了乘亂而起,想要挑戰勃艮第家族地位的若幹貴族勢力和宿敵;又在新舊王黨的交加圍攻下,保住了第戎成。

     因此,當蟄伏日久查理一世重新露面,從首都五大公的亂戰中絕地反擊成功,而擊敗最後的勝利者得到“大膽”的綽号,就此從首都抽身而退時;事實上掌握了家族的路易·約瑟夫卻主動退讓。

     故而,當大膽查理以兩大王冠領為根基,再度起兵入主首都建立王朝之後。

    就毫不猶豫的委任他為弗朗什——孔泰親王,而負責監領起除了家族發源地勃艮第之外,另一大王冠領的全權職責。

     而負責留守家族領地的孔泰親王路易·約瑟夫,也似乎從未辜負過新任;而在鎮壓周邊行省的諸多政治派系,和平定地方自立勢力叛亂過程中,得到了諸如“捍衛者”、“血色親王”的綽号。

     因此,這是一個軍事素養和政治鬥争經驗,都相當豐富的潛在對手。

    然而,江畋正在聽取部下彙報間,突然就得到了前哨的告警;城南正面戰場堡壘戰線内的孔泰軍團,突然就主動出擊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